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君子喝酒只三杯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10-11

□蔡辉

古人早就意识到酒的危害。《说文解字》称:“酒,就(意为靠近)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意思是,酒让人靠近人性善和人性恶。所以古人不劝酒,还创造了很多礼仪,避免酗酒,确保不失态。

传说,天帝的女儿仪狄造酒,献给大禹。大禹饮后,便疏远了仪狄,说:“后代必有因此而亡国者。”

夏因末代帝王夏桀好饮而亡,可取而代之的商朝更好饮。考古可见,商代早期,酿酒便分化为独立作坊。商人已知麦子发芽时,淀粉会被糖化,可制啤酒。商人还发明了曲法,即用酵母菌发酵淀粉后,再放入米饭中制酒。曲法是中国独有的酿酒术。西方直到19世纪末,通过研究中国酒药,才学会这门技术,晚了三千年左右。

商朝君王多好酒,纣因此亡国,所以周朝对饮酒特别警惕。在《诗经》中,涉酒诗共56首,其中16首谈到酒德,核心是“人之齐圣,饮酒温克”,意思是酒后还能控制自己的人,和圣人差不多。

在《诗经·宾之初筵》中,对君子的饮酒量给出明确规定:“三爵不识,矧(音如审,意为况且)敢多又?”意思是只喝三杯,一杯是献(礼仪),一杯是酬(酬通酧,酧酒即祭祀),一杯是酢(音如作,客人用酒回敬主人)。这首诗还认为,喝醉者应立即离席,“醉而不出,是谓伐德(伐德在此处意为无德)”,对于“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将不喝醉称为耻辱)的劝酒行为,则大呼“匪言勿言”(闭嘴)。

“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仆役,以逼为恭敬,以虐为慷慨,以大醉为欢乐,士人而效斯习,必无礼无义不读书者。”这是明代理学家陈龙正写下的话,意思是:劝酒不是文化,而是没文化。至少从宋代起,劝酒恶习已普及。(《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