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9-15
□运城市中医医院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仙芳
9月20日,将迎来第33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从小养成刷牙习惯 一生乐享健康生活”。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让孩子受用终生。现在有许多小朋友都是一口黑牙,而且说话漏风,不仅影响咀嚼和美观,还影响孩子的自尊心。
保护牙齿健康,最基本、最经济的方法是有效刷牙,以去除食物残渣和牙面菌斑,按摩牙龈。宝宝的牙一共有20颗,大概要两岁半左右长齐。通常我们可以分4个阶段对幼儿进行刷牙训练。
1没长牙的宝宝——
口腔清洁
没长牙的宝宝需不需要做口腔清洁,是需要分情况来看的。对母乳喂养的小宝宝来说,不需要特殊的口腔护理。对奶粉喂养的宝宝,建议宝妈每天给小宝宝做一次口腔清洁。清洁方法:宝妈洗干净双手,取干净整洁的纱布缠绕在宝妈的食指上,沾温开水,在小宝宝嘴里轻轻转一圈,将宝宝嘴里的奶瓣擦出来即可。这么做不仅可以清洁宝宝口腔,还能为宝宝未来适应刷牙打下基础。
人工奶嘴最好使用解剖式扁头奶头,使之与口唇外形吻合不会泄漏空气。奶头的穿孔不易过大,以保证有足够的吮吸功能活动,才能刺激面部的正常生长。
长出第一颗牙——
开始“刷牙”
在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也就是大约从6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刷牙并不是使用牙刷,而是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裹住自己的食指,沾温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擦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清理舌苔。如纱布指套、硅胶指套。
另外,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辅食的添加可以帮助宝宝牙齿的发育,许多家长都错误地认为,宝宝要有牙齿才会咀嚼,其实不然,没长牙齿的宝宝可用牙床和上颚咀嚼。辅食添加的原则: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糊糊到泥状、茸状过渡到碎末状食物。辅食要有一定的硬度,以促进牙颌系统正常生长发育,练习吞咽和咀嚼功能所涉及的肌肉和反射的协调性,并有助于宝宝牙齿的萌出。
两岁的宝宝单用纱布清洁是不够的,还要开始选择合适的牙刷,可以不用牙膏引导宝宝开始刷牙。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至宝宝两岁半左右,此时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宝宝两岁半——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从宝宝两岁半开始,他们的模仿能力最强,有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家长要言传身教、耐心指导,比如看动漫宣教片《宝宝巴士动画》《小熊牙痛》等,让宝宝更形象地了解刷牙的过程和细节,培养孩子对刷牙的兴趣,相信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不是件难事。
此阶段家长也可以到医院利用涂氟、氟滴剂、氟片等预防龋齿。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训练牙刷或者保健牙刷,刷头小,长度以相当于4颗门牙宽度为宜,口内转动灵活,可刷到所有牙齿表面,刷毛细而软可进入牙间隙,刷毛尖端磨圆,不刺激牙龈,刷柄长短适中,表面最好有一层防滑贴面,易于孩子抓握,建议每日早晚刷牙。
家长站立于幼儿身后,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荐圆弧形刷牙法(动作分解见下图)。
从3岁起——
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从3岁起,幼儿已经过半年的过渡期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此阶段的家长可以选择使用宝宝含氟牙膏,大小为黄豆颗粒,含氟牙膏不仅能够抑制细菌生长,而且可以提高牙齿硬度,增强牙齿抗酸能力。但此时的幼儿还很顽皮,处于叛逆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到监督指导作用,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3岁以下的幼儿,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善,吞咽功能不健全,在刷牙时有可能发生误吞等,会形成氟中毒的风险,最好选择不含氟的牙膏。3岁以上的儿童,20颗乳牙已全部萌出。由于乳牙釉质较薄,并且孩子喜欢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有形成龋损的倾向。应用含氟牙膏较好,可提高釉质的抗腐蚀性,降低龋损的发病率。
另外,建议家长应按时带宝宝到口腔科进行牙齿检查。儿童牙齿的常规检查时间间隔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有所差异。如果是学龄前儿童,建议3个月做一次专业检查;如果是学龄儿童,可以考虑3个月到半年做一次牙科常规检查。检查的主要目的就是,预防儿童牙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龋坏、牙列拥挤、颌齿异常等情况。另一方面要注意避免外伤,不要让孩子把玩具放到嘴巴里玩,也尽量不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闹推搡,以免磕碰牙齿。
希望家长们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关注口腔,保护牙齿。要做到以预防为主,减少龋齿,少吃甜食,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每天早晚刷牙,发现龋齿及时就医。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养成刷牙的好习惯,一生乐享健康生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