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9-14
□记者 范楚乔 郝丽莎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落实助学金发放情况
“这笔助学金真的很及时,基本解决了孩子大一的学费,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民政部门的帮助。”近日,盐湖区北相镇大学生小婕的爷爷激动地说。
今年8月,小婕收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录取通知书。不久后,她还收到了民政部门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的一次性助学金。如今,小婕已入学,正式成了一名大学生。
从七八岁起,小婕就成了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她的父亲是重度残疾人,母亲去世,家庭发生变故后,民政部门主动对接,为她和家人提供各类帮助。从2020年起,按照我省关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相关政策,民政部门每月为她发放生活补贴1000元,为她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聪明好学的她,从小学习成绩就在班上名列前茅。多年来,在爷爷奶奶的抚养和亲朋的帮助下,在各级民政部门的关心中,小婕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参加了高考。
“娃考上了大学,我们都很高兴,但是6000多元的学费没有着落。我和她奶奶都过60岁了,主要收入就是地里的收成。如果没有这笔助学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婕的爷爷说。
当小婕的爷爷正发愁学费时,村干部为他带来了好消息。今年,民政部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活动”,小婕符合受助条件,可获得一次性助学金5000元。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村干部在小婕家走访
之后,北相镇民政工作负责人、村干部为小婕一家讲解政策,并帮助小婕提交了申请,助学金在8月中旬发放到位。“按照我省关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的相关文件,小婕考上了全日制本科学校,目前每月有100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直至毕业。加上这笔5000元的助学金,她今年的大部分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就能解决。”北相镇民政工作负责人说。
小婕的爷爷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经常来家里看望我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希望小婕好好学习,有一颗感恩之心,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以后回报社会。”
新闻延伸: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际情况,省、市两级民政部门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活动”。
活动于6月启动,主要内容是为已经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被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录取,就读本科、大专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一次性助学金。
此次活动开展以来,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将活动真正落实落细,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各级民政部门结合高考录取工作进程,精确、及时统计符合受助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填报受助学生信息统计表。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确认助学对象的同时,精准发放资金的工作也有序展开。目前,我市符合受助条件的9名本科生助学金已发放到位,其余40余名符合受助条件的学生,助学金将于近期发放。
记者 范楚乔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