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有“颜值”,更有“气质”

——平陆县强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走笔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2-12

□记者 景斌

花园式的家门前,村民在散步、休闲。 景斌 摄

出行路通畅、生活在花园、心里很舒坦……这是目前平陆乡村群众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平陆县委、县政府将人居环境改善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按照“以标准补短板,亮点带全局,机制保成效,着力打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美丽乡村”的思路,从建立机制入手,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垃圾有去处 用水更放心

日前,记者前往平陆县部官乡西祁村,在村中走了一圈,绿植、小游园和相隔几十米一个的垃圾桶不时映入眼帘,大小巷道一律硬化成了水泥路。

但让人疑惑的是,每个农户门口,都有一块用砖垒起来的围栏小造型,围在里面的是3个小石盖和一些树木。

该村村委会主任冯明亮解释:“这3个小石盖下面是今年新建的三格化粪池,是我们村处理厕所粪污废水的三种模式之一。村里为此专门买了一辆清粪车,帮村民把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污运送到地里,作为有机肥施给农作物。一户一年只需拉两三次,这要根据家里常住人口来定。现在,全村的旱厕改造工程普及率已超过85%。”

在村民刘广增家,记者看到,院落干净,农具物什摆放整齐。屋子里,刘广增正在准备午饭,桌子上摆着一盘刚切好拌着葱丝和辣椒油的猪头肉。记者留意到,不论屋里还是屋外,都不见垃圾的踪影。

“我们家中的垃圾都倒在门口的垃圾桶里了,以前都堆在家门口,门口堆不下了,就拉到村边倒沟里。”刘广增说,现在这么好的生活环境,以前根本没法比。

冯明亮介绍说,从去年开始,全县按照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整治农村垃圾围村现象,乡政府的垃圾清运车每天都会过来清运垃圾。现在的乡村环境大大改善,村民甭提多高兴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垃圾随处见、旱厕苍蝇多、污水顺巷流是农村生活的常态。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这也成为群众迫切想要改变的痛点,平陆县委、县政府从群众迫切希望改变的地方入手,多措并举,努力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平陆县先后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0个,配备垃圾收集车249辆、垃圾转运箱2500余个、垃圾桶8.5万余个,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15处,形成了“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先后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7601吨,清理畜禽粪污和农业生产废弃物3959吨。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的命脉,青山绿水是农村美的特征。平陆县委、县政府特聘请上海磊优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规划污水处理站94座,修建污水处理厂12处,实施农村改厕2.8万余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6.8%;同时,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实施安全饮水工程64处,让全县城乡居民喝上了放心水、自来水。

巷道全硬化 大道更通衢

“我们村大小巷道全部硬化了,就连田间路也硬化了,都是水泥路。我们出门、下地干活特别方便。”刘广增调侃道,现在他的雨鞋上已经落了一层灰。

冯明亮在一旁笑着解释:“西祁村原来的路是土路,坑坑洼洼,一下雨泥泞不堪,村民只能穿雨鞋出门。现在村里的路全都硬化了,还挖了排水渠,不管下多大的雨,巷里都不会积水。雨鞋早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现在的雨鞋,也就只有在夏天下雨时去地里摘桃时穿了。”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开展,变化并不单单是眼睛看到的,一些物件也被赋予了其他的内涵。

道路交通事关人们的出行、吸引各种投资落地等,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而如今的道路,同时成为一个地区景观设计的骨架。

为把平陆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平陆县委、县政府不仅对全县的乡村巷道、田间路进行了硬化,还在全力打造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是该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线,更是县委、县政府主抓的重点工作之一。

驾车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上,公路两边的绿植、精心设计的公路标识、远处的风景,皆令人心旷神怡。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总投资5.28亿元,主线长115公里,其中北岭至曹河利用段51公里。目前,西沿河段30.16公里已经建成,绿化亮化工程也已全面完成,东沿河段28公里升级改造工程正在施工建设。同时,该县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沿黄旅游公路绿化工程,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花绿搭配、增荫增景的沿黄生态景观。

平陆县委、县政府深化“五治并举”推进机制,对县域黄河沿线、主要道路沿线残垣断壁、废旧房屋、违章建筑进行摸排,锁定目标,彻底清理黄河沿线、村庄、道路、沟渠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及“五堆”现象;对清理和整治后的农田林网、荒坡、道路、裸露地、闲置地及拆除残垣断壁后的地段及时还绿。强化项目支撑机制,以推动创建黄河流域平陆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统筹旅游公路与沿线旅游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历史文化紧密融合,打造一批高品位沿黄精品旅游带,以此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置身花园里 身心更舒畅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平陆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这句话体现得尤为明显。

设计新颖大气的小二楼别墅成排矗立,楼前冬青青翠,健身广场和公园功能齐全……

这是平陆县圣人涧镇锦江社区的一角,不了解这里情况的人,很可能会误认为这里住的都是整个县城最富裕的人家,任谁也不会想到,住在锦江社区的都是农民。

“锦江社区是个移民社区,2014年开始建设,2017年陆陆续续入住,住在这里的是圣人涧镇涧东村和寺坪村的村民。”锦江社区主任薛栓平向记者介绍。

记者随机进入一户人家,发现这户人家不仅在大门口摆放了两盆冬青,院落里除了用来干活的三轮车和农具外,还有七八盆绿植,进入客厅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只见家电旁边、茶几桌子上,到处摆放着长寿花、文竹、吊兰等盆栽,甚是养眼。外面寒风凛冽,这户人家却是春意盎然。

户主赵锐锋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些花都是我们自己养的,过去没有种过花,搬过来才种的,为啥要种花?种花让人心情好呀。”

赵锐锋说,过去他们住的是土窑洞,现在住进了气派亮堂的小洋楼。家门口就是公园和广场,天气暖和的时候,老伴还会去跳广场舞,大家的心情都很舒畅。如今的日子,比原来不知好了多少倍,连城里人都羡慕他们。

去年,锦江社区跻身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行列。

锦江社区发展迅速,其他村庄也在迎头赶上。

张店镇西牛村曾是一个基础很差的贫困村,今年,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先后投资近1000万元,拆除村中心废弃建筑物65间,建起了小游园、村委会礼堂,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新硬化道路1200多米,村巷道铺油1300多米,使村容村貌提档升级。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迅速变好,村民高兴地说:“就像住进了公园里。”

美丽乡村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近年来,平陆县委、县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紧密结合,坚持示范先行,先后打造了省级示范村9个、市级示范村18个、县级示范村40个,有力带动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提升。

截至目前,该县已拆除违建3009处、乱搭乱建8423处,清理乱堆乱放11234处、乱贴乱画10780处,完成还绿面积165096平方米。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一个个宜居的美丽乡村正在平陆这方文明厚重的土地上向阳而生,一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脸上绽开了笑颜。如今的平陆,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朝着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生态日趋向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臻和谐的目标奋力前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