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热闹”背后的价值

——山西垣曲左家湾康养体验月活动透视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0-12

垣曲左家湾康养体验月启动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陈永年 摄

记者 陈永年

垣曲左家湾生态康养小镇,是我市获批的第一个康养小镇项目。

10月9日,垣曲在左家湾“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康养体验月启动仪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身在现场,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农产品的城乡流通,特别是欢声笑语之下畅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热闹”背后的价值。

昔日贫困村

踏上“康养”新征程

左家湾生态康养小镇隶属垣曲县城所在地新城镇,距县城4.3公里。

该地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3℃左右,盛夏最低气温仅有19.7℃,素有“清凉”美名。

该地森林覆盖率超过87%,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7万个,年平均PM2.5值小于41,全年二级以上天数超过336天,适合慢生活、深呼吸,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该地三面环山,地势平缓,发展登山、徒步、骑行、户外拓展、山地赛车、山地度假、太极、户外瑜伽、禅修悟道等户外康养项目条件得天独厚,是华北地区一块不可多得的气候康养、森林康养、山地康养、文化康养“处女地”。

生态康养小镇设计建设用地800亩,现有建设用地469.47亩,均为集体所有。小镇以生态康养体系为运营核心,包含康养、疗养、颐养和配套景观及基础设施五大板块。建成后,将形成融餐饮、住宿、娱乐、观赏、运动、保健、疗养、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养的康养主题小镇。

垣曲县依托左家湾村现有的布局,结合周边自然景观格局,充分利用易地移民搬迁后的闲置空地、废弃场地、林间等空间,将左家湾康养小镇分为生活休闲区、康养疗养区、创意观光区三大区,形成“三业合一”(服务业+生态康养业+旅游业)和“三区叠加”(林区+自然景区+小镇社区)的生态康养小镇经营布局,主要包括农耕体验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滨水度假区、风情度假谷、村屋酒店、水乡别墅及百花坊等活动项目。

2019年,该小镇新开拓农耕体验区40余亩、水果采摘区260亩、高效采摘大棚38亩、菊花观光区230亩、红叶观光区160亩、南茶北移100亩、特色农产品加工体验区2430平方米、生态农庄10个占地80余亩。

目前,左家湾康养小镇在建项目主要有5个。一是全长4.2公里的环山旅游路,已完成3.9公里的硬化绿化任务,建成后将盘活周边5000亩土地;二是全长4.38公里的亳清河康养大道正在施工,届时瓦舍水库可实现5分钟直达县城;三是全长1710米和1550米的两个河道治理、绿化工作已完成,目前亮化工程正在紧张实施当中;四是全长480米的玻璃栈道正在建设;五是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的民俗风情街正在建设。

新城镇党委书记贾龙龙说:“生态康养不仅是垣曲旅游发展的突出优势,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通过举办体验月系列活动,吸引县内和周边群众走进乡村、回归自然、休闲康养,扩大康养品牌宣传、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实施美丽乡村与生态康养的有机融合,真正把左家湾打造成‘垣曲后花园’‘生态康养地’。”

政策优势叠加

打造“康养”新风口

在农村,说到风光秀美,一方面可能意味着人为干预和破坏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贫穷和落后。

作为县城所在地,新城镇经济发展自然是以商贸流通为支柱。该镇唯一的贫困村,就是左家湾。

虽然左家湾村距离城区很近,但长期以来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布局不明晰,导致人心思变,变的主要方式就是离村入城。因此,左家湾面临“空壳”之危。

近年来,新城镇党委、政府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宏观规划、鼎力协作,给村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两河一沟”的治理、环山旅游路的贯通、康养大道的实施,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土地流转、花果林药茶的规划实施、民俗风情街的投入建设,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产业发展初具雏形;通过绿化、亮化、改水、改厕工程的实施,新时代文化实践广场的落成,公共服务体系趋于完善;通过“三治融合”、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有序推进,全村全面脱贫,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曾经的贫困村一举变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而左家湾生态康养小镇项目的成功获批,更为该村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站上了康养产业的新风口。

事实上,在运城,以垣曲、平陆、夏县为代表的山区县,像以前的左家湾一样自然风光秀美但交通不便、公共设施水平较低的村子还有不少,但为啥左家湾能从“短板”变为“长板”、弱项变为强项呢?

当地县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县域政策的倾斜支持,各方面财力的集中使用,相关部门及乡镇层级的高效执行,产业发展模式的科学选择……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

不容忽略的还有左家湾的自身特点,比如因其靠近城区,可以低成本地导入消费客流,同时各项建设成本相对也较低。

另外,左家湾进入康养产业的新风口,有着改革开放40多年人们收入上的积累,有着消费升级之后的高质量需求,有省委、省政府“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的战略部署,也有垣曲县“全景垣曲、全域旅游”的县域发展思路。正是在这一系列政策共同叠加下,左家湾才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更高质量的需求

呼唤更高质量的满足

此次体验月中,特邀而来的绛县豫剧团在左家湾连天唱大戏,各种小吃集市、消费扶贫农展会等,引来了大量人流。特别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数名知名擂主9日晚上现场展演,更是引爆了全场。

当天晚上,村中的广场上人潮涌动。广场中心的小吃集市,小孩趴在桌上写着作业,他的父亲与朋友碰着手中的酒杯。边上,一些人牵着或抱着或大或小的狗,悠闲地走过。不时还有人一手拎着大衣,一手抓着板凳匆匆前往舞台下,挤入人群中。

此时,距离“梨园春”节目表演还有一个多小时,而舞台下早已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头。这样的热闹场景,让记者想到了曾经在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张照片:舞台上正在表演戏曲,而台下只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观众的落寞背影。

两相对比,感触颇多。热闹的左家湾告诉我们,高质量的需求需要高质量的满足。

高质量的满足首先表现在高质量的内容上。如今人们的文化消费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自然口味和要求也更高,如果还抱着以前的老思想,觉得拾到篮里都是菜、送到村里啥都行,自然得不到村民的认可。从左家湾的热闹来看,村民们不是对文化产品不欢迎,而是对低质量的文化产品不欢迎。他们与城里人一样,喜欢的是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他们已经提高的消费需求,需要与时俱进、更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就像“梨园春”开演之前,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里也不乏年轻人一样。

高质量的满足还包括“方法论”。康养体验月的时间选择在农闲时节,并将重头节目放在晚上,更符合人们休闲消费的实际。除了文艺节目外,还有小孩的游乐项目和各种小吃,可以一站式满足人们的综合需求。记者在现场发现,晚上6点半左右,不少摊点准备的食材就已售罄。记者在一家摊点要了一碗米粸饭,要的时候还有半锅,吃到一半想再要一个饼子,回头再看,不仅饼子早卖完了,连米粸也没有了。

高质量的满足还体现在精神上。在康养体验月中,左家湾还举办了消费扶贫农展会。新城镇的党员干部购买消费扶贫代金券,然后用代金券在农展会上购买当地农民的农副产品,村民们把收到的代金券换成现金,以此实现消费扶贫的常态化和精准化。展会上,有卖土鸡、鸡蛋、木耳、花椒、香菇的,很是丰富。70岁的村民李淑珍,当天带着四五个萝卜和十几斤蘑菇来到展会上。有人要蘑菇,她找了两个袋子,又借边上摊位一个秤来称。她说:“5.4斤,算5斤吧,一斤3块钱,总共是15块。”买蘑菇的干部模样的人拿出两张10元的消费扶贫代金券,全给了李淑珍。李淑珍连说“多了、多了”,那人却摆摆手,转身离开。

李淑珍卖的东西,全是自家种着吃的,吃不了才拿到农展会上变成现钱。对她这样的老人来讲,这算得上一笔小收入;而对购买者来讲,其实也是享受着与普通市场消费不一样的精神体验。在这里,卖者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而买者也自有一番精神满足的愉悦。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