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懿德垂范 母仪何炜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赵战生时间:2020-05-19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为信赖与倚仗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被他比作“镜鉴”的谏臣魏征;另一个就是被他誉为“嘉偶”“良佐”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温良恭俭,“矜尚礼法”,树立了“母仪何炜”的标杆。

说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长孙皇后贵为国母,“母仪天下”,却有姓无名。不要说皇家修撰的国史新、旧《唐书》,就连流传民间的各种笔记、琐录也未提及。

《唐书》记载: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其先祖本为北魏拓跋氏,后家族势盛,成为宗室长,故号“长孙”。长孙家人才辈出,出将入相,四代均为朝廷重臣,地位显赫。

长孙皇后自幼博览群书,“视古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隋朝立国后,其父长孙晟以军功擢任右骁卫将军。但因长孙晟早逝,由舅父做主于十三岁上经过一番挑选,嫁给了镇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李世民成为新皇,龙飞在天;长孙氏入主后宫,百鸟朝凤。但她并没有因此忘乎所以,自命不凡,反而更加克己循礼,宽容大度。时太上皇李渊年迈体弱,时常卧病在床。她每天早晚都前去问安,以笑脸相对,嘘寒问暖,恪尽孝道。

后宫嫔妃各恃其长,邀宠争幸,纠葛不断,最难管理。长孙皇后胸襟开阔,仁爱备至,非但自己洁身自好,不争风吃醋,还时常规劝太宗以前辙为鉴,平等对待每一位嫔妃姬妾,使她们人人安守本分,不生事端。

在太宗心目中,长孙皇后冰清玉洁,沉稳有度,处事周详,从不逾矩,简直就是个完人。因此每遇疑难,太宗总想听听她的意见。而她却以“母鸡唱晓,不合时宜”为由,从不过问朝政。她说给太宗最多的一句话,只有八个字:“居安思危,任贤纳谏。”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历史上许多皇后为了巩固自身地位,扩充家族势力,都会千方百计地把亲男子侄作为亲信,纳入朝班,有的甚至封王拜相,形成强大的外戚集团,危及朝政安全。对此,长孙皇后以史为鉴,从我做起,力戒弊端。

长孙无忌是皇后的胞兄,他与李世民一起浴血奋战,不但在灭隋建唐时立下赫赫战功,更冒极大风险参与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了帝位。当太宗论功行赏,欲拜长孙无忌为相时,长孙皇后却一反常态,出面阻止。她言辞恳切地对太宗说:“我现在已贵为一国之母了,不能再让家人高踞相位,一门独大。鉴于前朝吕后、霍光的教训,恳请皇上另选贤良吧。”在皇后的一再坚持下,太宗只好改任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等职。

当然,人非圣贤,也有感情脆弱的另一面。长孙皇后的同父异母兄弟长孙安业,因受蛊惑参与一起谋反事件,这可是要被灭族的大罪,按律难赦。

得知此事,长孙皇后惊悚不已。她本不想过问,但念及血缘亲情,欲存安业一门根脉,还是求告太宗网开一面,让安业戴罪立功,以赎愆尤。后来,安业果然迷途知返,以军功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魏征是史上著名的直言敢谏之臣,他与长孙皇后,一个在殿前,一个在后宫,为唐太宗立朝创业,铸造贞观辉煌,屡屡打开死结,化解难堪,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体育界有句流行语:爱篮球没理由。而当年唐太宗在几位公主中,特别疼爱长乐公主,理由只有一个:她是长孙皇后所生。当长乐公主出嫁时,太宗给她准备了十分丰厚的嫁妆,比给自己的妹妹永嘉长公主多出一倍。这是不合祖制的。魏征知道后,公开指出此做法不妥,有失偏颇。

退朝后,太宗闷闷不乐,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后。皇后不仅不恼,还高兴地说:“我虽然早就知道魏征深得皇上信任,却一直不知其中原因,从今天这件事上,我才恍然大悟。朝中有这样忠肝义胆敢于直谏的大臣,实乃国之幸甚,民之幸甚,皇上应该高兴才是。”

有一年春天,太宗兴师动众准备去郊外围猎。当他换上猎装,手持弓箭正要出发时,魏征却挡在马前规劝道:“春天草木新荣,万物勃发,正是飞禽走兽繁衍后代的旺季,不宜杀生。请皇上以生灵为念,手下留情。”

太宗正在兴头上,不想中止此行,仍策马催进。不料魏征却死死拉住马头,不肯松手。太宗一气之下弃马回宫。

余怒未消的太宗来到后宫,进门就大喊:“这个田舍汉真是可恶,我非杀了他不可!”皇后问明原因,即转入内寝,着正装出来,行大礼叩拜:“恭贺皇上。”

太宗一头雾水,不解地问:“何出此言?”皇后正容曰:“古人云‘主明臣贤’。魏征之所以敢犯颜直谏,是因为在他心中,确信皇上是虚怀纳谏的圣明君主啊!”听了这话,太宗觉得自己太过乖戾,自责不已。

634年夏天,长孙皇后到九成宫(今陕西麟游)避暑,突患重病,久治不愈,每况愈下。太宗心忧如焚,亲自北上太原,到玄中寺礼谒道绰大师,为皇后祈愿除病,并施舍“众宝名珍”,重修庙宇。接着,太宗又下令修葺全国392所破旧寺庙,以此莫大功德,感恩佛祖,为皇后祈福禳灾。

在太宗十四个儿子中,长子承乾、四子泰、九子治,为长孙皇后所生。贞观十五年,李泰与李承乾争夺太子位。为了讨好父皇,李泰在洛阳大兴土木,扩建了伊阙佛龛,为母亲追福。记述其事的《三龛记》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起居郎、谏议大夫禇遂良书写,成为文史珍宝。

伊阙佛龛又名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完成于唐代。李泰承前启后,续建名胜,辉耀神州。其石窟1352座,佛龛785个,造像97000余尊。佛像大者十数丈高,小者盈掬,个个法相鲜明,栩栩如生。

李治成为太子后,也体察到父皇对母后的深切思念,为纪念母亲,于贞观二十年,在长安建起宏伟壮丽的大慈恩寺,寺内云阁禅院高僧云集,重楼复殿宛如仙境。唐玄奘称其“壮丽轮奂,今古莫俦”。

然而,可惜的是李泰与李治都不明白,他们的母后生前并不礼佛,还说过“佛、老异方教耳,皆上所不为”的话。为一个心中无佛的逝者,劳民伤财大造寺庙,希冀佛祖庇佑,岂非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苦苦支撑了两年后,长孙皇后自知将不久人世。弥留期间,她对太宗说:“我们长孙家原本没有什么功德才能,只因有幸与皇家结亲,才成为名门望族,光耀门楣。为了保住长孙家的清廉声誉,请皇上以后不要再封我的族人。我死后,不要大操大办,棺椁坟茔,一切从简。若遂了我的心愿,就是对我的最好纪念。”

长孙皇后薨后,被安葬在位于九嵕山上的昭陵,名曰“元宫”。太宗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像侍奉活人般照料皇后的起居。这种对逝者供养如生的首创,连许多九五之尊,都未曾享受过。

为了能够时常看到皇后的“身影”,太宗又在皇宫里建造了高高的“层观”,终日独伫高楼,眺望昭陵,悲不自禁。一日,帝偕魏征一同登楼,问是否看到了昭陵。魏征回答:“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寝。魏征此话的弦外之音,是劝太宗以国事为重,不要深陷于失去皇后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太宗是何等聪明睿智之君,魏征的良苦用心,他岂能不知。为了走出情感低谷,专心国事,他旋即下令拆毁了“层观”。“望陵毁观”,让世人看到的,不仅是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真挚情感,更有他抛却个人私情,以天下大业为重的明君气度与胸怀。

历史上能与长孙皇后并称贤良的,当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

马秀英尚在襁褓中,母亲便去世了。父亲因杀人避仇,逃亡他乡,临行时,把女儿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郭子兴夫妇视女如己出,认其为义女,教她识字断文、针黹女红,使她成为遐迩闻名的淑女。因为太过溺爱,不忍让小秀英缠足受苦,使她长了一双大脚。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郭子兴响应韩山童、刘福通起义,在安徽定远起兵,一举攻下濠州,声势大振,自称元帅。当地钟离人朱元璋慕名来投,郭元帅看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把马秀英许配于他,并引为心腹。

后来,心胸狭窄的郭子兴听信谗言,对作战有功的朱元璋起了猜忌之心。马秀英拿出私房钱,送给郭子兴的妻妾,请她们从中斡旋,免除了一场危机。

朱元璋开创新朝,建元洪武,立马秀英为皇后,人们都叫她大脚马皇后。虽贵为国母,马皇后仍不失勤劳俭朴的美德,每天坚持亲自操办皇上的膳食,连皇子皇孙的穿戴,也一一过问。令人尤为感动的是,有宫女或被宠幸怀孕,她即予以格外照顾;有嫔妃或忤逆上意,她则想方设法,从中调和,不使矛盾激化。

马皇后生有五子,最小的儿子朱橚冥顽不化,最难管教。他被封到开封,做了周定王,马皇后极不放心,派江贵妃前往监督。她把自己的一件旧衣和一根木杖交给江贵妃,并嘱咐:“周定王如有违逆,可披衣杖责,如敢违抗,驰报朝廷。”有此约束,朱橚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马皇后知书达理,“讲求古训”,一般不去主动过问朝政。但若听到皇上讲述的不平或疑难之事,她却毫不回避,直抒己见。皇上多次听取了她的意见,作出了明断,避免了冤案的发生。

参军郭景祥守卫和州时,有人告密,说他的儿子持槊弑父。朱元璋闻告大怒,要杀了这个忤逆之子。马皇后认为此事不实,背后可能另有隐情。事后一查,果然发现纯系以传言诬告。

朱元璋的义子李文忠驻守严州,杨宪诬告其越轨违法,朱元璋欲召其回朝定罪。马皇后说,严州面临敌境,军中不可一日无将,再说文忠向来遵规循礼,怎可能一下变得狂傲无羁呢?朱元璋以为言之有理,遂不再深究此事。李文忠心无羁绊,作战更加勇敢,还立了大功。

宋濂曾为帝师,后因孙慎一案获罪,定为死刑。马皇后闻知,劝阻皇上说:“一日为师,终身如父。普通百姓都知敬师如敬父,何况我们天子之家呢?宋濂年迈老成,足不出户,一定不知道孙案的实情。”皇上不听。后来用膳时,马皇后一反常习,不饮食酒肉。皇上诧异,问其缘故,皇后凄然回答:“我在为宋先生祈福。”皇上放下筷子,若有所思,次日即赦免了宋濂,把他安置到茂州。

过去,我们一直把强汉盛唐的丰功伟绩,全记在汉武唐宗的名下,看了长孙皇后和大脚马皇后的故事,也许你就会明白,其中也有她们的一份功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