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露天电影

来源:发布者:陈玉霞时间:2020-04-30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在地处中条山的一个三线厂里工作。当时,一听说晚上厂里要放电影,激动的孩子们在斜阳还有几杆子高的时候,就欢蹦乱跳早早地开始占位子。

晚饭后,大人们都陆续赶到灯光球场,各家找各家的孩子占的座位,不管你是厂长,还是工人,一律按先来后到就座。身边各种方言应有尽有,简直是一次全国语言大会。没有占到地方的,就坐在银幕反面,看着也挺过瘾。

电影放映前吵声不断,可只要电影一开始,像“军长”一声令下,银幕上热火朝天,银幕下鸦雀无声。看到激动的时候,不会有口哨和叫好,只有雷鸣般的掌声。

看完电影,大人们都各回各家,孩子们不舍得走,围着放映员叔叔一个劲地问:“哪天再放电影呀?下次要放啥电影呢?”放映员笑着对他们说:“很快!不是《南征北战》,就是《渡江侦察记》,要不就是《鲜花盛开的村庄》。”孩子们高兴得跳脚儿拍巴掌,一哄而散回家报喜去了。

那时候,电影里塑造的英雄人物,就是大人和孩子们的绝对偶像,每个人都把英雄们的豪言壮语,当成自己的座右铭,诸如“向我开炮!”“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阿米尔,冲——”“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日后拉清单!”“又喝到家乡的水了!”等点燃追求的不朽台词,走到哪里讲到哪里,甚至把每个英雄的细小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并落实在行动中。一次,抢修被山洪冲垮通往厂区的盘山公路时,我像电影里的英雄一样挺身而出:“我是共产党员,让我去!”这不但是我的奋斗誓言,更是我的一种自豪。

让我最难忘的是,在灯光球场看了电影《英雄儿女》后,英雄王成手握爆破筒,高呼“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冲向敌军的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思想里。无论是在上下班的途中,还是在文艺演出里,我唱的最过瘾的就是《英雄赞歌》,每唱一次,歌声里都充满了我的热血和激情。

那时的电影和电影插曲,成为我们身边最感人、最鼓舞人、最教育人的爱国主义“活教材”。当时,无论是《地道战》,还是《闪闪的红星》,都让我百看不厌,激动无比,每一首插曲都唱得我心潮澎湃力量倍增,鼓舞着我们那一代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谱写了报效祖国、献身事业的青春之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