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4-13
京兆韦氏,自汉至唐,衣冠鼎盛,为关中望族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人才亦代有人物,而韦应物则是韦氏成员中诗歌艺术最负盛名的一位。
随着韦应物墓志的发现,为韦应物的家世、生平、婚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原始文献,墓志说明了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对诗歌以外的其他文学成就也有所记述,这对全面了解韦应物其人其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墓志中写明,韦应物为京兆杜陵人,其字义博——在前人的记述中,从来都是只见其名不见其字,墓志的出土补充了相关资料。
《新唐书》记载,韦应物有两子,分别叫作庆复、原复,其他文献也就沿袭了此说法。而《韦应物墓志》中却记载了其有三个子女,长女嫁给了大理评事杨凌;儿子庆复母亲亡故时仅出生数月,少时父亡,家甚贫,但后来“刻苦读书,克荷遗训,词赋已工,乡举秀才”,之后又考取进士,亦曾担任监察御史等职务,但三十四岁便去世了。《韦应物墓志》中还记载了其次女因韦应物去世而悲伤过度,同月而逝。
韦应物一生历任多职,无论在哪里为官都非常清正廉明,体恤百姓。其后半生十分困顿,在《韦应物墓志》中就记载了他作为苏州刺史,却只有简单的两辆车架,放置在故园之外,用来当作“灵几”,如此俭德,当真是“贵而能贫者”。如此清贫,以至于其子在失去亲人后无家产依傍。
韦应物曾为其妻元苹(740~776)亲自撰文并书写墓志。元苹出自北魏皇族元氏,这篇墓志通过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段、感怀古今的对比方法、虚实相生的梦幻描写,表达了韦应物对于亡妻的深切悼念。
元苹的墓志文用大段篇幅来表达对夫人怀念和悲痛之情,共约700字的志文,就有400字用来悼亡,一些词句甚是动情:“余年过强仕,晚而易伤,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又况生处贫约,殆无第宅,永以为负。”这和他诗歌中的“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等句一样感人至深。诚然,无论是目睹亡妻曾用之物,抑或是回忆起二人二十载中的朝夕相处、相敬如宾,都让诗人难以自持,思念亡妻,这样的悼亡之情也因镌刻在石碑上而更添隽永之感。
韦应物为亡妻写作的墓志是其少见的书法作品,其书工整自然、端庄凝重,带有明显的魏碑风格。
(《北方新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