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三本侵华日军《支那事变画报》现身永济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档案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1-15

近日,笔者在永济市城西街道河东社区永纺小区杨建民先生家里,发现了三本侵华日军《支那事变画报》。该资料作为珍贵的历史原始档案文献,反映1938年日寇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反面教材。

三本《支那事变画报》,尺寸为小八开,均为32页,黑白印刷,主要以图片为主,配以日文文字说明。其出版日期分别为:第23辑,昭和十三年(1938)四月一日,106张图片;第38辑,昭和十三年九月一日,91张图片;第39辑,昭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也是91张图片。

三本画报中有95%以上的照片和文字,集中反映了当时日寇陆、海、空三军的行军、战斗场面,以及洗澡、休息、赏花等生活场面。另外,还有几张中国平民百姓的照片和山西临汾尧庙、山东济宁孟子庙,以及江南塞北的江河湖海、山川形胜等自然地理资料。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日本侵华战场状况和军人的战斗、生活片段及中国城市、乡村的真实面貌。

三本画报封面标有“大阪每日、东京日日特派员摄影”醒目文字,封底是当时日本国内的产品广告。根据其出版日期及报道内容得知,该画报为旬刊,日本当局和军部投入大量采编力量印制而成。

1938年是中华全民族抗战时期。仔细阅读三本画报,有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反映了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政府发动民众、全民抗战的信念和力量。

第23辑7页的5张图里,有一张图片是洪洞县城内一家老百姓门口砖墙壁上用白石灰画的画,一个全副武装的日寇站在墙壁前看着画。在石灰画中,一个头戴瓜皮帽的高大老百姓,勒紧腰带、握着双拳,砸向一个佩带军刀的日寇军官;日寇军官个子矮小,四脚朝天,比例仅占1/4左右,钢盔掉在拳头上方;画的上方是“老百姓起来,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的标语,落款为“八路军战地服务团”。

另一张图片,是在原赵城县(今洪洞县)城内张贴的用繁体字书写的宣传标语,内容为:“一、人民一起武装起来,努力救国;二、铲除汉奸;三、制裁坏官坏绅坏人,扶助好官好绅好人;四、实行合理的负担与主张公道;五、努力实现第三年的十年建设计划;六、努力禁烟禁毒;七、整顿村调解委员会,使他切实为民息讼。”

还有一张图片是在临汾拍摄的,门楼上写有“抗日学生游击队”,两边分别竖写“加强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肃清汉奸分子巩固抗日后方”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标语。这个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都有着显赫地位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中提出的。由此可见,当时共产党在广泛发动全国老百姓一致抗日的宣传思想工作方面,做得多么认真和仔细。

其二,反映了民众浴血奋战、“焦土抗战”的决心和斗志。

第23辑7页最上面的图,是原永济县政府所在地蒲州城外的火车站,画面上有一个火车头、一节车厢和两个正在行走、全副武装的日寇,背景为中条山。照片左上角用日文注明:“敌人撤退时永济县被烧毁的政府机关火车。”仅从说明里,可知当时的抗日政府和平民百姓,在日寇大举侵略中国之际,众志成城,奋起抗敌,誓死保家卫国,在敌人攻城略地之前,忍痛实行“焦土抗战”政策,以求死中求生,闯出一条出路来保卫国家民族的大无畏精神。

其三,反映了日本侵略者攻城略地、滥杀无辜的弥天罪行。

三本画报累计刊登了288张图片,多次出现日本国旗插在某某处的城头上、军人举枪欢呼的画面,同时还有弥漫的硝烟、塌陷的城墙,以及破败的房屋建筑。但是透过画面,我们不难想象,其中有多少中国士兵和平民百姓倒在血泊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同时,还有无数的文物古迹付之一炬、化为灰烬,全都损失在这场令中华民族永远难忘、痛心疾首的万恶战争中。

其四,反映了日本军部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丑恶嘴脸。

在第39辑2页“战局旬报”栏目里,分“江南战线”“江北战线”“山西战线”等消息。其中“山西战线”的两篇文章中,一篇是《占领蒲州》,一篇是《占领芮城》。两篇文章分别对1938年8月16日~23日,日军真野部队占领永济老县城蒲州城和芮城县城的战斗场面进行了描写。文中暴露了日军妄图从永济、芮城、平陆一带跨越黄河天险,向西、向南分别占领古都西安、洛阳的狼子野心。但其却歪曲事实,夸大战功,说“真野部队在同蒲战线的终点周围,挖掘了数条战车沟壕,对死守在蒲州城的177师进行了猛攻……”

据《永济市志》《血战永济》等史料记载,1938年7月下旬,西北军所属177师,从陕西大庆关(今大荔县)进驻蒲州城后,在当地抗日政府支持下,发动千百民众,利用半个月时间,在蒲州城外围挖掘了两道长达一二十华里、防御日军坦克的沟壕工事。而该报道却罔顾事实真相,贪天之功,不以为耻。

 杨建民先生原籍永济市虞乡镇,自幼成长于西南军营,长大后戍边卫国,转业后在永济纺织厂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等,现退休赋闲在家。他平素热心公益事业,喜欢文物收藏,并有一定研究。此三本画报,是他前不久在北京偶然发现朋友珍藏的资料中,有80多年前家乡被日寇侵略时的图文,从朋友那里淘来的,作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原始档案的反面教材,视若珍宝般收藏起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