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赵卓菁 杨明有时间:2020-01-09
本报讯(记者 赵卓菁 通讯员 杨明有)蒲乡大戏贺新岁,古韵时调颂盛世。山西省戏剧“创作研究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层院团建设提升”专题研讨会1月7日、8日在稷山县举行。山西省文旅厅、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省戏研所、省京剧院、省晋剧院、运城市文旅局、市戏研所、市蒲剧团、市戏剧艺术学校、晋风蒲剧网、我市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代表、戏剧界专家代表及稷山县有关领导等参加了授牌仪式和研讨会。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主办,稷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协办。1月7日晚,与会人员观看了稷山县蒲剧团建设专题片,山西省文旅厅、省戏研所有关领导为稷山县蒲剧团授予山西省戏剧“创作研究基地”牌匾。省戏剧研究所与稷山蒲剧团举行了签约授牌仪式。省文旅厅发来贺信: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牵头实施的“基层院团创作研究基地”项目,通过和院团的全面协作,积极推动基层院团在剧种发展、剧团建设、剧目编创、人才培养、艺术传播等方面有长足的提高。提高基层院团艺术建设水平,意义重大,这是我省戏剧界的一件大好事。稷山县蒲剧团常年奔波于山庄窝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基层老百姓送去积极健康的精神食粮。尤其近几年来异军突起,移植新创了《枣儿谣》《党的女儿》《铁面御史姚天福》等几部作品,连续参加省里的两届艺术节和基层院团调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多个奖项,获得了很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为全省的基层院团作出表率。
据悉,成立于1955年的稷山县蒲剧团,近年来在稷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出新人、拿大奖,连排三部好戏,移植排演的蒲剧《枣儿谣》影响深远,创新演绎的蒲剧《党的女儿》登上央视戏曲频道,原创蒲剧剧目《铁面御史姚天福》一举斩获山西省第十六届“杏花奖”全部四项大奖,跃升为全省知名的县级文艺院团,成为享誉晋陕豫地区的实力剧团。
当日的授牌仪式上还举行了唱响新时代·欢乐进万家“迎新春、展未来”戏曲文艺演出活动。
在1月8日山西省“基层院团建设提升”专题研讨会上,稷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存师主持研讨会并进行了总结发言。副县长史志国介绍了近年来稷山文化建设、戏剧繁荣发展和县级剧团建设的有关情况。与会领导和专家从戏剧基层院团生存发展、人才培养、传承创新、宣传研究、建设提升等不同角度,站在传承和弘扬戏剧文化、推动文化强省的高度,对基层院团建设提升工程、基层院团发展壮大提供了有益可供借鉴的意见建议,对戏剧艺术发展和基层院团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与会专家认为,基层院团离人民最近,最懂群众心,创作题材最为丰富,但是基础也相对薄弱,人才相对短缺,而省级的院团所和各位专家在创作研究方面就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实施基层院团建设提升工程,时不我待,正逢其时。
姜存师说,繁荣发展戏剧事业,广大戏剧艺术工作中要怀着一颗赤诚的“蒲剧心”,创作推出更多的蒲剧精品,更好地繁荣先进文化,时常把欢乐送到群众身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稷山增光添彩,为戏剧文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稷山县蒲剧团团长贾金艺说,县级蒲剧团要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新编新排新演更多剧目,多出名家名角名段,用一次又一次的演绎让更多的故事成为经典,让蒲剧火起来、传下去,让稷山县蒲剧团的名片越擦越亮、效益越来越好。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