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繁荣乡村文化的领路人——记夏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卫慧霞

来源:发布者:贾海燕时间:2019-12-02

夏县文化馆有这样一支队伍,全县11个乡镇舞台都留下了她们的身影,全县每个村庄广场都留下她们优美的舞姿、动听的唱腔和一招一式的教学动作。汗水浸透了她们的衣衫,脸上却依然挂着笑容,手把手地一个一个辅导示范,累得腰酸腿疼,教学的动作却依然没有停下来……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夏县文化馆这支队伍跋山涉水,不畏辛苦,不怕艰难,把文化阵地搬上了乡村舞台,让乡村文化百花齐放,尽显风采?俗话说,群雁飞翔靠头雁,羊群走路凭头羊。在乡村振兴战役中,乡村文化艺术要繁荣昌盛,离不了领路人。在夏县乡村文化繁荣建设中,就有一个开拓创新、不断奋进、勇于担当的女领头人。

她就是夏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卫慧霞。

扑下身,建立乡村文化阵地

工作30年来,卫慧霞默默奋战在基层一线,迎风雪冒寒暑,自带设备、自备干粮,主动深入全县200余个乡村和20余个业余剧团,免费对万余名群众进行文艺辅导,多次邀请省、市名家高师对文艺骨干进行免费培训,累计培养各类艺术人才5000名,受到上级领导和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

为了搞好春节戏剧调演活动,卫慧霞每年从12月份就开始下乡辅导节目,寒冬腊月冒着风雪,常常是早上8点多去村里辅导,晚上一两点才回来。记得有一次,她和同事去胡张乡王村辅导排戏,等排完戏已是凌晨一点半,外面还下起了大雪,车前玻璃里外全冻上了冰,雨刷也冻住了,空调又不好使,外面的路一点都看不见,同事就一直擦玻璃,她慢慢地开着车,等进了县城玻璃上的冰才化了不到一半,到家已经近凌晨三点了。家人埋怨她为了工作不要命,她嘿嘿一笑说:“只要能把她们教会,只要她们能演好,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近年来,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潮中,广大群众越来越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生活,村里有好多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都想学跳广场舞却苦于没人教。于是,自2015起她每年组织单位全体人员下基层到各乡镇、各村教广场舞,一个乡镇教一礼拜。她要求单位工作人员不吃老百姓一口饭,不喝老百姓一口水,下村庄自带麻花、饼子、榨菜,自带热水壶和水,自己烧水喝。每次下乡都是公车拉设备,私家车拉队友,学员们回家吃饭时她们就在车上吃点干粮,每天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在禹王乡庙后辛庄村教广场舞时,村民们看她们太辛苦,心里过意不去,让她们去家里吃饭。卫慧霞坚持着自己定的原则,不吃百姓一口饭,不喝百姓一口水,村干部和学员们心里过意不去,21名妇女共同签名给她们写了封感谢信。

走在前,创建乡村文化旅游

“文化艺术不仅是广大群众的精神食粮,更要让文化艺术发挥更大的效应,以文化旅游推动夏县经济发展。”卫慧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2016年起,每年承办北吴杏花节;2019年首届卫夫人书法艺术节,张家坪消夏旅游文化节,卫慧霞都要组织几十个节目搞上十几场文艺演出,精彩的演出,赢来了游客的阵阵掌声,文化旅游也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夏县的乡村文化建设在卫慧霞的带领下越来越繁荣。由于她在常年指导排练节目中多次摔倒,腰椎又多次受伤,在第二届张家坪消夏旅游文化节当天,她两腿疼痛无法站立,局领导一再要求她住院治疗,第二天便住进西安西京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骨片碎裂掉入椎管,必须手术治疗。手术后,医生嘱咐卫慧霞必须要休息半年,但不到3个月,夏县纪念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南大里乡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又再一次拨动着她火热的心,她不顾家人和同志们的阻止,又一次奔赴在振兴乡村文化的大道上……

看今日,硕果累累结满枝头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多家主流媒体数次报道了夏县文化馆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开展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我有拿手戏”进社区进农村和指导基层广场舞及戏剧排练的事迹。卫慧霞编排辅导的儿童情景剧《司马光砸缸》荣获省妇联“我的中国梦”六一放飞梦想少儿艺术大赛一等奖;组织编排的音乐歌舞剧《嫘祖养蚕》、古琴书《十九大暖民心》、独唱《丝路从这里出发》参加运城市“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荣获1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她组织辅导的节目情景剧《心灵的呼唤》、集体舞《欢乐禹都情》、歌伴舞《夏县老家情》、集体舞《卓玛》、歌伴舞《厚民晋茶歌》参加运城市“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展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1个、优秀奖4个……

20余个荣誉证书洒满了卫慧霞的汗水,记载着她的艰辛。面对荣誉,卫慧霞总是谦虚地说:“荣誉只代表过去,它激励鞭策着我打造夏县文化知名品牌的信心和决心。”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