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营造“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学校生态,新样态学校建设——让学校回归本位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11-08

记者 郑 菲

魏风小学后稷校区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沙画创作 郑 菲 摄

两个会场,8个分论坛,4个专家报告,8个分论坛报告,70多位代表发言,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份的近2000人参加……10月20日—21日,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运城市教育局、盐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新样态学校论坛暨盐湖教育创新峰会”在我市召开。

2016年4月,新样态学校的概念正式提出。2017年年初,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成立。两年多来,全国共发展两批39个实验区,近1000所实验学校。作为最早加入新样态学校联盟的实验区,盐湖区目前已有18所校(园)成为新样态实验校。两年来,各实验校都能较为深入挖掘本校的文化基因,确立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并且初步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

新样态是什么?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发展道路?近日,记者走进几所新样态学校,了解它们的成长故事。

一所学校一个样子

“后稷左手举着麦穗,寓意他尝遍百草,终于获得了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后稷右手拿着锄头,寓意他教会人们耕种。他的一生都在跟农作物打交道,后稷教民稼穑,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农耕生产的先河,推动了华夏民族的进步与文明。”这是盐湖区魏风小学后稷校区小小解说员袁浩轩在讲解校园里后稷雕像时的一幕。

2018年9月成立的魏风小学后稷校区,从去年建校伊始,就在第一批新样态实验校魏风小学的办学经验基础上,整体设计构思后稷校区的顶层文化理念、课程架构、美丽校园环境创建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样态。

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后稷校区的文化基因便是农祖后稷,后稷校区以“勤耕文化”为源,遵循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结合新时代核心素养要求,梳理出学校的办学理念。

执行校长许彩丽告诉记者:“每所新样态学校都有自己的样子和特色,新样态学校建设能够给学校准确定位,挖掘文化内生点,明确特色,梳理课程体系,我们学校根据后稷文化,梳理出独特的‘种子课程’。”

许彩丽介绍,后稷“种子课程”从四个维度设置了四级课程,也称种子“四季”课程。分别是“春种”基础课程,“夏长”拓展课程,“秋收”选择课程,“冬阳”综合课程。“春种”基础课程,是指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国家规定课程;“夏长”拓展课程,是指每一个学生都要体验的提高性课程,其中包括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秋收”选择课程,是指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自选的课程;“冬阳”综合课程,是“春种”“夏长”“秋收”三大课程融合后的表现形式,主要以节日活动的方式呈现。

后稷校区注重特色课程的构建,如在“秋收”课程板块,注重对勤耕文化的传承,开设木工、沙画、扎染、毛麻绣、种植、气象研究等课程。“冬阳”课程板块设置了独属后稷校区特色的节日——三月种植节、十月丰收节。

什么是新样态学校?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认为,符合教育理想、教育理念、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学校,也可以说是那些“止于至善”的学校。在他看来,要让学校呈现出新样态和精神面貌,必须从整体育人、文化内生、课程再造、系统建构四个方面下大力气,最终形成“学校要有学校样,一个学校一个样,校校都有自己样”的生态多样性格局。

一个学校一个样,校校都有自己样,不同于旧样态学校,新样态学校要突破以往的发展方式,强调立足学校的文化传统、内生基因和自身基础,走内生式发展之路,创建原生态、去功利、致良知、“止于至善”的现代学校。

同样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学校,红军小学特殊的学校背景决定了从建校第一天起,就烙上了鲜艳的“红色烙印”。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接班人,成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新样态学校就是要关注孩子、关注校园里的人,回归教育的本真,通过课程为抓手,做好新样态学校建设。”红军小学校长肖静说。

结合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遵循“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面向未来,培养内心充盈、行动积极的红星少年”的育人目标,红军小学构建了“红星”课程体系,通过基础、拓展、选择、综合四大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乐助人、会学习、强体魄、善审美、勤实践的五大品质,真正通过课程育人,让每一个孩子都闪耀自己的光,成为优秀的红星少年、合格的民族接班人。

打造特色育人模式

每周二的下午,是后稷校区一年级学生走班上选修课的时间。下午的两节课,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沙画、舞蹈、武术、非洲鼓等课程。

记者走进沙画课教室,教师正在给学生演示“蛋糕”的画法,从铺沙、扬沙、勾沙等手法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沙画台上画出蛋糕。

教务主任李娟告诉记者:“沙画课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教师是外聘的专业教师,喜欢沙画的学生,每周二在沙画教室里,跟着教师学习沙画。”

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选修课,但是却大同小异。为了挖掘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后稷校区开设了沙画课。

“学校从勤耕文化出发,找到特色课程的切入点,把沙画纳入选修课,沙画课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沙子作画,而是把德育、美育、红色教育等纳入课程,用沙画演绎我国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历史。”许彩丽说。

美丽校园、魅力课堂、智慧校园、课程再造、创新管理、家校共育是新样态学校建设的主要方面。红军小学以家校共育为重点,打造新样态学校。

在肖静看来,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建校两年来,红军小学的家校合作一直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中。

运动会上是裁判,学科闯关活动中是考官,上下学时是安全义工……无论是活动还是课堂,家长们以多重身份活跃在各项活动中。

肖静介绍,为更好地做好家校工作,学校建立了校级、学段、班级三级家委会,成立了综合事务部、活动策划部、家长社团部、生活安全部、教育支持部五个部门。在明确的定位及原则指引下,学校基本形成了家校同育的民主管理、家长教育、家长是学校课程资源的有力支持者三大特点。

肖静告诉记者:“家校合作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积极地让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孩子。现在,我们还在积极尝试和社区合作,参加社区的敬老节、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观察植物、寻找春天等,希望下一步成立‘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合作的模式,让孩子的世界更广阔。”

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两年的发展,新样态学校的变化有目共睹,它不仅使学校有了目标,教师有了方向,也使学生的成长有了健康的发展轨迹。

许彩丽深有体会。她说:“新样态学校建设使学校有目的性,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复制名校的理念、做法,通过新样态理念传达、课程再造,让教师看到未来,使教师有凝聚力,学生‘有事可做’,养成这个阶段需要养成的习惯,学习这个阶段需要学习的劳动技能等。学校目前还处于课程再造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把课程体系再进一步深挖、细化、完善,让学校特色更鲜明。”

“两年多的新样态学校建设,最大的意义在于打开了通道,凝聚了人心,汇合了力量。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校建设,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美丽校园初具规模,智慧教育刚刚起步,家校共育渐成风尚与共识,课程再造还需深入和丰盈。掀起‘课堂革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的重点工作。”第二届全国新样态学校论坛暨盐湖教育创新峰会上,盐湖区教科局局长杜尚卫说。

成立“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合作的模式,让家校共育更好地服务教育,深入挖掘学校内生文化,完善课程再造,掀起“课堂革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不一样的阶段,新样态学校立足本校实际情况,打造自己学校的样子,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校回归本位。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