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7-25
在人类与狗共处的三万余年中,狗的生命与人的生活交叠,衍生出一段亲密、互惠而又不断变化的人狗关系史,也因此诞生了无数关于狗的艺术形象、传说故事,甚至影响到了人类的文化心理。《这幅画里原来有狗:8000年艺术史中的狗》通过200余幅关于狗的艺术作品,引领读者回顾世界艺术史上各种狗形象,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狗的世界。
艺术史上最早对狗的描绘和雕塑出现在8000年前的西亚岩画、陶器纹饰中。中国古人对狗的文化记录也很早,河北天门市邓家湾遗址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数千动物陶俑中有几十个家犬的陶俑,大大小小姿态各异,或卧或立,有的嘴里含物、有的双腿抱物、有的背上驮物,显示部落先民和狗有很亲密的关系。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出土过近4000年前的褐陶狗形鬶(guī),可能是当时部落领袖家用来装酒水的器具,拉长的头部和细长的嘴表明它可能是猎犬。
在中国绘画史中,唐代《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女子逗趣的那两只小巧可爱的狗,据考证是从西方传入的“拂林狗”,又称“猧子”,来自地中海东部的拜占庭帝国。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唐墓中发现的一幅绢画上描绘了小男孩抱着毛茸茸的小狗,同《簪花仕女图》中的小狗相似,可见这是西域贵族喜欢的宠物狗。
(《文摘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