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王志忠: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7-23

车行夏县西村岭,山峦起伏,满眼是绿。转过一弯又一弯,来到地处中条山前沿的庙前镇西村。村子不大,130余户山村人家居住在整体呈“丰”字型的移民新村,宽阔笔直的穿村大道,连接着24条绿树环绕的大街小巷,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美丽愿景。

其实,早在2007年,西村就因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而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的荣誉;2009年,该村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十年树木。肩负着两大“国字号”金牌的西村,在新时代续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擘画了乡村振兴的西村样本,真正做到了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

朝阳沟里谋发展

位于山区,绿植丰茂,盛夏的西村要比山下凉爽许多。

走进西村,朝阳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见到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忠、村委会主任张建春时,他俩正在朝阳沟商量这里的提升改造事宜。

闻名全国的朝阳沟,说的是河南豫剧《朝阳沟》,而西村的朝阳沟秉承了“扎根农村、大有作为”的奋斗精神,亦在夏县乃至运城颇有名气。

朝阳沟休闲度假区,是西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乡土文化,把村民原来居住的50余孔旧窑洞进行改造而成的休闲养生胜地。园中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植物茂盛、绿草浓郁,灰色的砖瓦、红色的窗花,自2010年开办以来,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的山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用王志忠的话说,朝阳沟确实为西村人的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去年以来,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发挥朝阳沟更大的作用,西村两委对其进行了提升改造。该村聘请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与镇党委、政府商讨制定发展规划,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建设120平方米产业文化展厅;对现有50余孔窑洞进行改造,古砖砌面,购置室内设施;铺设排污管道1300余米,更新路沿石2000余米,安装70余盏景观灯,新建公共厕所,建设儿童体能乐园,修缮钓鱼池、观景阁、林荫小道等。

同时,他们谋划着延伸朝阳沟农家乐产业链,组织群众织土布、养土鸡、石磨面,加工药材,做活康养农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特色休闲旅游山庄,将朝阳沟打造成为省级乡村旅游景区,向国家级乡村旅游景区迈进。

“既然靠山,我们就‘吃’山。”张建春信心满满地说,“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明年开春,焕然一新的朝阳沟将张开怀抱,欢迎四方来客。”

说起这重重大山,曾经还是西村人的梦魇。

原先,西村通往县城的羊肠小道12.18公里,坡多弯急、崎岖不平,群众下山只能依靠步行,农林产品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山上;孩子上学,得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由于交通阻隔,群众得了重急病,更是得不到及时救治……从1986年开始担任西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志忠,深深意识到道路通、百业兴,要改变山区面貌,必须首先从解决交通条件入手。

2004年,他请县交通局技术人员来到山上规划,带上干粮和泉水领着村干部勘察地形,决心修通西村至县城的山区公路。

在他的努力下,争取回资金135万元,为工程施工提供了资金保障。经过三个月的苦干,动工土石120多万方,终于拓宽修通了西村通往县城油路。

2010年、2011年,在此基础上,他又把路基由4米拓宽到7米,此举加强了山区与外界的沟通,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抢抓“村通工程”之契机,对全村24条大街小巷全部水泥硬化,并进行了巷道绿化、美化和亮化。

大道通衢。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朝阳沟里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夏都陶上写春秋

唤醒五千年沉睡的泥土,重燃古夏陶远逝的窑火。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夏县古陶历史十分悠久,这里是4200年前原始青瓷的发源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阴遗址和东下冯遗址等多处还保留着古陶窑址遗存。“可以骄傲地说,我们脚下的泥土,埋藏着五千年古陶史,夏陶自这片土地上诞生起,即代表着华夏陶文化的纯正血统。”王志忠说,“特别是西村的山沟丘陵里,有着丰富的、能制作陶器的土壤。”

自去年以来,西村两委积极与北京国立鼎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郭文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周海歌,著名陶艺大师王一中等一批有志于此的当代陶艺大师对接洽谈。

大师们多次来到西村,思考如何唤醒五千年沉睡的泥土,实现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如何将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相结合,既保留住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核心技艺,又关注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相结合。

“老祖宗给西村、夏县、河东留下了这么宝贵的资源,可是却没有被发掘出来,真是太可惜了!”郭文佳毫不避讳地说。他们使用西村的陶土,经过科学分析原料成分,反复调配矿物比例,采用古法炼泥,精心于创意制作,再经多次柴、气、电试烧后终于烧制出独具特色的夏都陶,沉寂了五千年的古夏陶在烈火中重生。

张建春介绍,夏都陶不仅具有硬度高、透气性强、吸水力好、盛食不腐、泡茶色香味俱佳,且耐冷热急变、不炸不裂等特性,而且视觉浑厚淳朴,表面光滑细腻,手感温润如玉,质朴中透出独特的艺术感和现代感,堪称五千年夏都古陶的现代珍品。

就在采访之际,郭文佳大师在运城的代理人找到王志忠,商量夏县古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成立的相关事宜。

夏陶窑火,薪火相传。“古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已经注册成立,地址就在咱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动工,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王志忠说,“我们不能骑驴找驴,躺在‘黄金’上等靠要,必须积极挖掘夏陶文化的深刻内涵,打造农旅文化和夏陶文化相融相生的、具有夏县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夏文化‘出去’,为夏县发展贡献力量。”

青山绿水绘蓝图

十几年前,西村除了几棵柿子树,再没有别的树木,满山光秃秃的。面对这样的环境,王志忠执意要种树,建设生态经济园林村。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西村栽植了以国槐、刺槐、毛白杨为主的经济林1000多亩,建起一个拥有25万株树木、人均500棵的“绿色银行”。全村24条小巷两侧全部栽满观赏林木,村民们还自发地在庭院里种植了苹果、山楂、葡萄等果木。

在很多地方,都是年年栽树不见树。西村的树是怎么栽活,又是怎么管理的呢?原来,每次栽树,王志忠都亲自把关,从挖、栽到浇,全程认真监管。就拿枣树来说。栽枣树前,根要浸泡,成活率才能高。树苗分下去后,晚上他一家一家检查,发现谁家没有按要求做,他便严肃地进行批评,甚至亲自动手,将树根泡到水里。

2004年7月的一个傍晚,天色忽然转暗,下起雨来。王志忠马上紧张起来:堆积在路边的2000棵柏树树苗,如果树根的泥土被雨水冲刷掉,谁能保证这些树苗还能成活?他二话没说,带上两个儿子上路,打着伞在雨中干起来。

对王志忠来说,西村的25万株树简直就是他的命根子。2003年,村里不断有成材树被砍伐。经过仔细调查,发现是他的亲戚所为。结果,他毫不留情,进行公开处罚。从此,村里再没有乱砍滥伐现象发生。

绿色,始终是西村的主色调。

他还引导村民改进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实施了沼气富民工程。此举既清洁了居住环境,又节省了用电、用煤的开支,一户一年至少节支600余元。村民王平定深有感触地说,“绿化和沼气工程,彻底改善了村里经济状况和生态坏境,西村由此赢得了‘中条山上生态经济园林村’和‘中条山上绿色氧吧’的美誉”。

走在遍栽国槐、华盖如云的西村街巷间,冬青、月季、女贞等花木错落有致,令人流连忘返。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从2011年开始,王志忠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领西岭群众扎实苦干,奋力进取,发展核桃1.1万亩,人均3.6亩。其中:西村1400亩,人均2.4亩,每亩栽植33株。仅此一项,为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同时,他积极鼓励群众在核桃林下种植黄芹、防风、远志等中药材8000亩。其中:西村1300亩,人均2亩多,每亩药材纯收入1500元。

诚然,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西村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近年来,西村党支部,始终践行着党建“两个走在前”,全面加强“三基建设”,在创新发展中,因地制宜,把党小组建在产业发展前沿,让党员聚在产业链。18名党员,在党旗的辉映下,讲党性、谋发展、讲实干,像一座坚强的堡垒,谱写了一曲“党建领航富民强村,产业支撑脱贫致富”的壮丽诗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西村岭上,望着满山的绿树和被绿树环绕的村庄,王志忠告诉记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他们将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具有山村农家土窑洞特色的朝阳沟旅游产业及夏都陶文化产业,以乡村文旅融合带动群众致富,让全体村民生活殷实、崇德尚孝,提高群众生活品味,建设“树在林中、林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宜居西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今日西村强村富民的转型跨越,就绘在这青山绿水之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