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乡村有颜值 产业有价值永济深化农村改革有“形”更有“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付炎 陈琴琴时间:2019-07-1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近年来,永济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总目标,通过“政策落实、过程务实、产业做实、结果真实”“四实”联动,下活了乡村振兴“一盘棋”,深化农村改革一系列工作呈现出气势如虹、势如破竹的崭新局面。走进新时代的蒲坂大地,“村洁民悦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稳民安身心美”的美丽乡村新风貌逐步显现。

政策落实

用好深化农村改革“指挥棒”

实现乡村振兴,推进政策精准落实、全面覆盖是关键。永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科学编制了《永济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永济市加快城郊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永济市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专项规划》等,将该市特色农业产业分为6个板块,即高效优质粮食板块、绿色蔬菜板块、干鲜果经济林板块、畜牧水产养殖板块、休闲观光产业板块、农产品加工基地,引领该市农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同时,按照党的建设“两个走在前”要求,继续引深“三基建设”,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力度,提高村“两委”班子干事担当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管理服务的能力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深化“一懂两爱”专题教育,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高效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永济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共确认家庭承包面积64.41万亩,非承包地面积16.78万亩,合同签订率100%,发证率100%,数据库成果汇交居运城市第一,为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强保障。目前,该市确权成果已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等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早在2016年,永济市就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完善了当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研究制定了流转交易规则,积极引导小农户采取出租(转包)、互换、入股、委托流转等方式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据介绍,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6.4万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42%。

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7年,蒲州镇西闫郭村作为运城市改革试点村率先完成改革任务。2018年,永济市建立了市级全面负责、镇街组织实施、行政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严把方案制订关、资产移交关、清产核资关、合同清理关、成员认定关。目前,该市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全面完成,共清理账面资产6.04亿元,核实资产总额7.9亿元,移交资产4.8亿元,清查村级债务2.14亿元,核销债务2178.9万元,清理经营性资产1704万元,资源性资产16万亩,数据上传率达100%;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5.6万人,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14个。

过程务实

筑牢农村人居环境“奠基石”

改善人居环境,靠的是扎扎实实的奋斗,兢兢业业的实干。永济市积极结合实际对标一流,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相关经验做法,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拆违治乱和卫生乡村”5个专项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市提出的“四型”乡村示范引领环境整治思路,引领当地人居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乡村旅游型,重点打造景区周边和旅游路沿线村庄,涌现出了西厢、水峪口、新街、石佛寺等先进典型村。二是产业带动型,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重点打造了太宁、东坦朝、侯孟、鲁家等特色产业村。三是美丽清洁型,以正阳、赵杏、韩阳、王店等村为重点,通过巷道拓宽、空院整治、垃圾清理、绿化美化,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综合环境。四是特色小镇型,围绕蒲州、虞乡、卿头等镇的镇党委、政府驻地,进行综合整治,使其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夯实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

该市各部门在深化农村改革进程中,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以点串线、连线成面、点线面结合、重点突破、分类实施”的思路,打造循环圈和示范村。该市先后围绕运蒲旅游路百里休闲观光带、涑水河沿线产业带和高铁引道景观带,将农村环境整治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成了7个镇驻地和40余个村的规划编制,并按照每年20个村的建设进度,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目前,当地共建成48个美丽乡村,其中,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5个、运城市级3个、永济市级40个。今年,永济市又有20个美丽乡村正在进行提质改造。其中,3个村的项目已经完工;马铺头、干樊等6个村的项目正在施工;剩余的11个村的项目已经得到批复。

产业做实

建好乡村特色产业“新模式”

乡村振兴,一大关键是让农民真正富起来。永济市围绕“一区五带”发展布局,突出在中条山、涑水河、黄河3条经济带培育发展一批“两高一优”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融功能、休闲、观光、创意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不断增加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

一是提升农产品品质。该市注重提升冬枣、葡萄、芦笋、山药、莲菜、面粉等农产品的品质,培育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二是延伸农产品销售链条。该市坚持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推动现代农业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产业层次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

三是发展壮大农产品销售队伍。当地突出抓好农副产品外销平台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益农信息社”建设,发展“网农”等新型经纪人队伍,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不断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坚强保证。同时,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挖掘培养一批农业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以及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效果真实

搭好农业产业园区“大平台”

群众要脱贫致富,产业园区是“源头活水”。近年来,永济市陆续投资3亿元,以“凡谷归真”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卿头葡萄设施栽培核心示范园、中农乐设施水果高标准示范园区、栲栳樱桃精品示范园、蒲州万亩核桃精品示范园、开张万亩红枣精品示范园、城西“菜篮子”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黄河滩万亩水产养殖与莲藕种植观光农业示范园、长荣科技循环农业示范园及牧原集团生猪养殖示范园为载体,依托张营常里村1000亩苹果标准园、丰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城西街道太宁村130亩设施葡萄标准园、新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亩设施蔬菜标准园、栲栳镇长杆村1000亩粮食标准园、长荣农科张营镇坛底村10个家庭70余亩养殖农场标准化养殖小区等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管控,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快“三品一标”等认证,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和质量。

一组数据是最好的说明: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达到55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万亩,产品32个;认证有机农产品产地0.28万亩,产品13个;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0.14万亩,产品1个。

——已建成农业产业化企业168个,涵盖粮、棉、果、菜、畜等各个产业领域。其中产业效益突出、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的企业43个、规模以上企业36个。共培育龙头企业4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运城市级31个,培育驰名商标2个、山西著名商标6个,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到75%。2018年,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88.45亿元;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88.41亿元。

——截至2019年4月底,当地现有家庭农场29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79家,入社户数21078户,占总农户数的23.4%。累计创建各类示范社8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1家,省级示范社28家,运城市级示范社23家,县级示范社27家。25家合作社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了无公害产品认证,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了农产品地标认证。同时,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新模式,该市各级示范社共吸收83户贫困户入社,帮助他们走出“穷窝”。

新征程上肩负新任务,新形势下迎接新挑战。深化农村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下一步,永济市将在运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