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河晨报发布者:时间:2016-01-01
家族传善念 家国梦相连
“三善文化与家国梦”在京座谈会侧记
□孟志远 陈照明
三善文化蕴含着段氏家族先贤古人的大智慧
宋金墓段氏后人段登科,对家传物证和有关史志家谱资料作了汇总。《段祖善铭》: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段祖伦铭》:和家,睦邻,容人。《段祖医铭》:万物有吉亦有凶,万物有凶亦有吉;万药养人亦伤人,万药救人亦毒人;人食五谷染百病,世间万物可疗疾。段氏贯通医理及秘方《贯通食补汤方》《贯通宴锅汤方》和《贯通妇疾汤方》等。尤其是元代尚书虞集撰写的《河东段氏世德碑铭》提到:“昔宋失中原,文献坠地,盖为金者百数十年,材名文艺之士相望乎其间,至乎明道正谊之学则或鲜传者矣。及其亡也,祸乱尤甚,斯民之生存无几,况学者乎!而河东段氏之学,独行乎救死扶伤之际,卓然一出于正,不惑于神怪,不画于浮近,有振俗立教之遗风焉。呜呼!可谓善自托于不泯者矣。”加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被誉为《清明上河图》文字版)中提到“段氏爊物”药膳为“北食之首”,以及与宋太祖结缘的佳话和一系列段氏家族代表人物的碑文记载等,可知段氏家学深厚,医术精湛,在宋金相继灭亡、汴梁城破之时,救死扶伤,继绝兴微,积德至厚!其中《善铭》“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可统称为三善文化。百岁鸿儒、章太炎先生的关门弟子、著名国学大师姚奠中老先生对之大加赞叹,谓国学精华尽在此矣!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金墓博物馆馆长田建文在座谈中说:以孝悌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以膳食培养一个强健的身体,以娱乐成就一种饱满的精神。这是就小我而言的三善文化。就大我而言,孝养家,就是为天地立心;食养生,就是为生民立命;戏养神,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三善就是宇宙间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总括,就是天地人三才并立,就是内圣外王,就是中国的道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和谐,三善贯通就是尧舜禹口口相传的十六字心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就是儒释道合一,就是中国文化的精气神。
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柳河东认为,三善文化接地气,传播性强。百善“孝”为先,民以“食”为天,“戏”剧又是培养精神的有效途径。三善文化既点到和抓住了儒学、国学的枢要,又与百姓生活、社会人生息息相关。易于理解,便于传播,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推手和着力点。
开发中药秘方及文化资源和推动三善文化进校园
座谈会上,就如何更好地弘扬“三善文化”,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兼研究与评价办公室主任郭宇博说: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局局长王国强去金墓考察时指出,要通过挖掘民间中医药,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的优势,把中医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传承中医国粹。建议地方政府抢抓国家复兴中医的战略机遇,把稷山这一独特而潜力巨大的文化和中医资源做大做强,表示自己愿在专业方面为家乡作贡献。
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段永刚认为,三善文化与大儒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是一致的。他建议,三善文化药膳方面应该要有标准,日本把中医做成汉方药,在世界占70%市场。而我们的中医我们的产品一直未能占领主流市场,缺乏西方的科学标准。想要真正把三善文化做好,还要从标准入手,从科学入手。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县域经济总编辑段晓东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如今文化大发展已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宋金墓的砖雕艺术反映出来的东西很多,每一块砖雕都有自己的灵魂。赴美展出曾震惊海外,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稷山的三善文化打造成一部二十四孝的舞台剧呢?这可以带动当地文化、教育、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如何将三善文化打造成稷山一张闪亮的名片。
“戏养神”是民间伦理的直接呈现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表示:“三善文化与家国梦,很契合现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现在我们从家族文化角度出发提出三善文化,这对目前的现实很有针对性,具体来说,对中华文化贡献大的就是我们的家族文化,现在很多国家讲家族文化,而我们稷山提出三善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现在西方很多国家非常注重对我们戏剧文化的研究,曾有美国的一位学者表示,中国人的日常伦理都是从戏曲中学习的,戏曲伦理就是民间伦理的一个直接呈现。这是三善文化的伟大之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挖掘稷山文化品牌,让三善文化福泽国人
座谈会上,稷山县副县长李建民,代表稷山县委县政府对稷山文化产业发展作了详细阐述。李建民说,稷山文化深厚而璀璨。稷山县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土雕大佛,有将中国戏剧史提前200多年的宋金墓群,以及其中发掘出的“三善”养生文化等。
李建民表示,将强力推进以农耕文化、大佛文化、板枣文化、民俗文化、三善养生文化、生肖非遗文化“六大板块”为支撑的“三千一地”建设(千年大佛、千年板枣、千年古县和农耕文明发祥地)。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三五”规划,精心谋划2016年重点工作,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稷山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能给予更多的指导,为稷山人民多造福祉。
稷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存师讲到:宋金墓群段氏家族代表了一个仁爱、幸福、安详、和谐的家族,是我们中国传统所讲的“五福临门”的典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的至高而朴实的境界。段氏家族为我们展现的这个幸福的梦并非高不可攀,虚无缥缈。五福的基础是好德。段氏家族何以能结出五福临门的硕果,《河东段氏世德碑铭》作了最好的回答。这个德就是三善文化,这是指导家族持续兴盛数百年的核心价值观。这是道之所在,得道悟道行道就是德。自然就得到五福临门,自然梦想就成了现实。
姜存师总结道:三善文化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就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和谐复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三善文化作为后稷文化的重要结晶,稷山县委县政府要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深入挖掘开发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