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24

刘榆芳

运城是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考察时强调,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这为我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当前,我市正积极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唯有坚持以系统规划为前提、以生态保护为基准、以创新驱动为关键、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才能推动运城走向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首先,系统规划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助于夯实全域发展的四梁八柱。保护黄河,需规划引领。我市率先在全省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并在落实过程中构建起“总规划+专项规划+地方法规”的“1+N+X”的制度框架,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空间格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机制等。在最新制订印发的《运城市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中,按照国家七大战略部署,结合省文件精神,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稳步增进民生福祉;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这七大战略部署以生态保护与治理为根基、以绿色转型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与开放为动力、以文化保护弘扬为灵魂,协同推进,共同构成运城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框架,体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辩证思维,遵循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为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筑牢了政策根基。

其次,保护生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准,关乎构建黄河安澜的绿色屏障。作为黄河治理的关键区域和重要战场,我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一是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黄河干流(运城段)经过系统性全面治理,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二是推进生态修复,实施系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率、湿地面积、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均居全省首位;三是加强保护与利用,着力打造山水相映、古今交融、产城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作出运城贡献。生态本身就是宝贵资源和竞争力,我市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主动扛起为黄河“守护安澜”的重大政治和生态责任,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再次,创新驱动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区域转型培育新质动能。生态保护不是放弃发展的缘木求鱼,高质量发展也不是破坏生态的竭泽而渔,而是要辩证把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市坚定不移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依托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倾力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不断以新质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的牵引作用,逐步形成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化工、新能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在农业方面,我市坚持以特优农业、工业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为方向,推动全产业链升级,重塑“三晋粮仓”的现代农业新格局。面向未来,我市更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研发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数字经济提质增效;加强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最后,改善民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旨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生态保护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发展绿色产业的前提,高质量发展可以为改善民生和生态保护提供经济支持,改善民生则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当前,我市通过“一泓清水入黄河”等工程,让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看见更清澈的河流,大幅提升了人居环境;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新能源、控制工业排放,让“蓝天白云”常驻;通过生态修复增加休闲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通过打造“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等区域公用品牌,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也带来了更高质量的就业。今天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是对未来民生的投资。治理一条河、培育一条产业链、引进一个高科技项目,都能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辩证思维和系统观念,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正确处理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将生态治理的“运城精度”转化为产业转型的“运城速度”,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在奔腾不息的黄河岸边,共同描绘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业兴、民富的壮丽画卷。    

     (作者单位:垣曲县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