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以统筹之举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7

张 野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直面城乡差距、生态约束、安全隐患等高质量发展难题,将“统筹”作为破局核心方法。全会明确强调“要以统筹之举攻坚克难。”通过统筹发展与民生、环保、安全、均衡四大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夯实发展根基、破解转型难题指明方向。

统筹发展与民生: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统筹发展与民生,本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我市始终将“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全会部署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举措具有鲜明的“运城特色”:在就业上,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在公共服务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精准回应了群众“就医难、养老难”的关切;在收入增长上,通过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

从价值导向看,统筹发展与民生的核心是实现“公平性”与“普惠性”。我市将就业、公共服务、收入增长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本质是破解发展中的“分配失衡”问题——通过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解决“机会公平”问题;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老一小”服务保障,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通过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这种“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的导向,让运城转型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统筹发展与环保:绘就“绿色转型”底色

统筹发展与环保,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实践,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运城的具体体现。我市将“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基准线”,明确提出“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并实施三大关键举措:一是强化系统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筑牢运城发展的生态根基;二是攻坚污染防治,深入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做好“退盐还湖”后半篇文章,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盐湖从“工业遗产”变为“生态名片”;三是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开发供给,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从系统思维看,这些举措遵循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通过系统治理筑牢生态根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攻坚污染防治,既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吸引力,带动文旅、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建设美丽运城、推进高质量发展。这种“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既守住了黄河生态安全底线,也为运城转型注入了“绿色动能”。

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稳定发展”屏障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实践。运城作为工业、农业、文旅融合发展的城市,安全风险点多面广,全会以“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为目标,构建了“全领域、多层次”的安全防控体系:在安全生产上,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在社会治理上,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突出抓好建强基层党组织、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础工作成效等重点任务;在风险防范上,防范化解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从治理逻辑看,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核心是构建“系统性安全防控体系”:在安全生产领域,聚焦“源头防范—过程监管—应急处置”全链条;在社会治理领域,突出“党建引领—矛盾化解—乡风文明”多维度;在风险防范领域,覆盖经济、社会、生态全领域。这种“全领域、多层次”的治理逻辑,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治理,确保安全与发展在动态平衡中推进,为运城转型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统筹发展与均衡:破解“城乡区域”差距

统筹发展与均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我市以“城乡融合、县域协同”为路径,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在城市发展上,坚持山水城一体化推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在县域发展上,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建成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在乡村振兴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区域协同上,提出“强县挑大梁,弱县紧跟上”,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逐步实现分类推进县域城镇化。

从路径创新看,统筹发展与均衡的核心是构建“全域支撑”的发展格局:通过城市更新行动提升中心城区功能,通过县域经济发展增强承载能力,通过乡村振兴改善农村面貌,形成“中心城区—县城—乡村”三级联动的发展体系。这种“全域支撑”的格局,既破解了发展不均衡的难题,又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这四大统筹路径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撑、有机联动的整体。全会以系统思维将“统筹之策”转化为破解发展之困的具体实践,为运城在资源型经济转型浪潮中找准了定位、明晰了方向,为后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建设现代化运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