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以“花”为媒 促产兴旅

——芮城县2000亩菊海绘就丰收画卷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5

“我们在给‘大象’穿衣服呢!”

眼下,芮城县学张乡斜口村2000亩菊花即将进入盛放期,在田间地头,不少村民忙碌其间,几名妇女一边闲聊,一边给刚刚搭建好的“大象”披绿色的草衣,为即将到来的2025芮城菊花文化旅游月活动作准备。

芮城县学张乡斜口村几名村民为菊花大象造型披草衣。

芮城菊花文化旅游月已经举办了3届,旨在更好地宣传芮城菊花,进一步提升“菊花小镇”知名度,打造“芮城菊花”品牌,助力农民增收。本届菊花文化旅游月以“花开村晚·菊耀丰年”为主题,活动将持续至10月20日,为期一个月。在此期间,2000亩绚烂菊海、一系列民俗文化展演、多元业态融合体验,将共同绘出一幅以菊兴产、以旅促富的乡村振兴斑斓画卷。

“国庆菊”+“精品菊”

站在斜口村的田埂上眺望,2000亩菊花田浩荡如海,田园风光美不胜收。这里是2025芮城菊花文化旅游月的核心展示区,这届旅游月活动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届。

“9月20号左右,菊花陆陆续续就开放了。大田里的国庆菊总共分5种颜色,到时候会形成色彩斑斓的花海,非常漂亮。风起时,花浪翻涌成海,馥郁的清香漫过田野,裹着阳光的味道,叫人陶醉。”学张乡人大主席姚妮介绍。

“不只做大田花海,今年更强调精品菊花的集中呈现。”姚妮说,今年核心区除了展示以往的国庆菊外,还增加了几个观赏菊的品种,包括多头菊、地被菊、塔菊、盆景菊、独头菊等。这是第一次对精品菊花进行展示,穿插在大田中,更好地服务游客。

这2000亩菊花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斜口村菊花产业发展的见证者。斜口村村委会主任刘冬辉是村里第一批种菊人,早在2005年,他就看中菊花产业的发展潜力,毅然从外地返乡创业,尝试菊花种植。

“最初我只种了七八十亩,以杭白菊、大药菊和小药菊为主。”刘冬辉回忆道,“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又引进了不少新品种,涵盖金丝皇菊、贡菊、婺源皇菊等12个品种。”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市场导向的种植策略,正是斜口村菊花产业日益壮大的核心动力。

村民在采摘菊花

种植技术的持续提升也为菊花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在发展初期,农户多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技术难题便向芮城县果业发展中心请教,随着种植经验的不丰富断,加之与各地菊花种植大户的不断交流,种植户的管理技术均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斜口村又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引进脱毒育苗等先进技术,如今脱毒育苗实验田就在菊花核心区的对面。

“脱毒育苗技术可有效增强菊花的抗病毒、抗虫害能力,提高品质与产量,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刘冬辉不无自豪地说道。

目前,包含核心区在内,斜口村菊花种植总面积已有4000余亩,成为该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村里几乎家家都种有菊花,种植规模超百亩的大户有十几户。”刘冬辉介绍,“一亩地正常收益约1万元。在市场行情较好时,贡菊、金丝皇菊等品种每斤售价可达200元以上,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村民们无需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千亩花海+萌宠乐园

在斜口村的菊花核心区,几名村民手持一株株翠绿的佛家草,细心地将草按压固定于大象造型表面,不时喷水以保持草体湿润。尽管天气炎热,大家仍干劲十足,期待这座绿草大象能成为本届菊花文化旅游月的一大亮点。

“这几座大象造型是今年新增的景观,取代了去年的孔雀造型。象身以绿草装饰,基座四周将摆放各色的精品菊花,与大田花海相互映衬,形成别具一格的景观效果,吸引游客合影留念,力求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姚妮说。

除菊花展示之外,园区旅游业态的拓展也是本届菊花节的一大亮点。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萌宠乐园届时将正式亮相,为亲子家庭游客提供全新的互动体验。“我们引进了羊驼、小矮马、荷兰猪等温顺动物,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投喂,进行互动。”姚妮说,这些萌宠将于9月20日前全部到位,为秋日花海增添更多生机与乐趣。

为迎接这些萌宠,园区正在加紧进行场地施工。“目前处于土地平整阶段,后续将铺设绿色地毯,打造舒适整洁的萌宠乐园。”工作人员指着施工区域介绍,不久后,这里将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欢乐天地。

此外,多个网红打卡点也将分布于花田之中,杯子、贝壳、哪吒等趣味造型点缀其间,供游客拍照分享。花田小火车载游客穿梭于2000亩菊海,提供沉浸式游览体验。“小火车穿行于花海之中,能让游客真正感受‘人在花中游’的意境。”姚妮补充道。

“去年菊花文化旅游月期间,单日人流量最高达到3万人次。”刘冬辉说道,游客除运城本地外,还有很多来自陕西、河南等周边省份。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本届菊花文化旅游月结合秋季乡村旅游热潮,设计多层次旅游产品,如“菊花观光游”“乡村亲子游”“丰收研学游”等主题线路,满足游客的深层次体验需求。

新业态的注入,让这场“花田喜事”跨越传统农业节庆的边界,以更多元的业态、更丰富的内容、更舒适的环境,迎接为花而来的游客。

文艺活动+衍生产品

菊香亦需文韵配。依托2025年全国“四季春晚”秋晚示范展示点优势,斜口村策划了一系列群众性文艺活动。

最大的亮点当属“村晚嘉年华”。本届菊花文化旅游月,斜口村“村晚嘉年华”将邀请全国优秀民俗团队与本地文艺团体同台献艺,歌舞、小品、鼓乐、戏曲等节目轮番上演,充分展现乡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深度融合。

“丰收大联欢”则通过农民合唱团、广场舞大赛、“村晚”互动秀等形式,鼓励村民和游客共同参与,真正实现“自己的晚会自己演、自己的文化自己传承”。

文化板块的另一大看点是非遗展示体验区。剪纸、布艺、漆扇、面塑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将现场展示技艺,并与游客互动,让大众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斜口村产的杭白菊花。

此外,菊花衍生产品的推广也是本届文化板块的重要内容。菊花醋、菊花茶、菊花酒、菊花酥、菊花饮等系列产品将集中展销,进一步拉动节日消费。

“目前,斜口村已有4家菊花相关企业,包括菊花醋厂、菊花茶厂和菊花饼厂。”刘冬辉介绍。

在刘冬辉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山西古魏醋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进门便闻到了浓郁的醋香,村民董乃梅正在舀醋出缸,“出缸后,还要进行陈化、灭菌、装罐,才能交到消费者手中。”董乃梅介绍说。

该公司采用原浆自动发酵技术,以菊花茶水替代普通水,与小米共同蒸煮,并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菊花和大曲,最终酿出菊花原醋。“这项工艺能充分提取菊花的香气,保留其营养成分与功效。”山西古魏醋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锋说。

据介绍,该技术已申请专利,目前处于公示阶段。此外,菊花醋饮也已研发成功,正处于包装上市前的准备阶段。“我们在原醋中加入菊花酱,再以糖浆蒸煮调制,最终推出无添加的菊花醋饮。”王锋表示,新产品将在菊花节期间首次亮相。

“仅菊花甜醋一款产品,目前已接下年销售额1000万元的订单。节日期间,网红主播还将在现场开展直播带货。”王锋补充道。

从2000亩菊海到趣味萌宠乐园,从“村晚”大舞台到菊花衍生产品,芮城菊花文化旅游月正逐步成为一个集成农业、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品牌。它不仅是一场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与休闲旅游的盛会,更是推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平台。

通过一朵朵菊花的绽放,斜口村正稳步走出一条“以菊兴产、以产促旅、以旅富农”的乡村振兴新路。而今,芮城菊花文化旅游月正载着这份底气与温度,邀游客共赴一场金色之约。它将不仅为游客带来视觉的震撼、味蕾的惊喜、游玩的欢愉,更展现了斜口村如何通过一朵朵菊花的绽放走出乡村振兴的坚定步伐。

文/记者 王新欣 实习生 王美佳 图/记者 陈方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