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热气球、无人机、直升机,运城盐湖景区不断打造特色低空旅游产品——

绘就低空旅游新图景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8

记者 王新欣 实习生 王美佳

在直升机上俯瞰山河,于晨曦中乘坐热气球欣赏盐湖,戴上VR眼镜看七彩盐湖的绚丽色彩……随着我市低空文旅项目的不断上新,低空旅游正以“云端视角”持续点燃文旅消费热情。

运城盐湖景区作为运城文旅的核心景区之一,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低空经济在旅游领域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丰富景区旅游体验,提升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该景区自去年试运营以来,不断打造特色低空旅游产品,实现景区旅游的多元化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运城盐湖景区了解到,“低空+旅游”正以立体化体验塑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正逐步成为撬动我市文旅市场的“空中引擎”。

低空旅游备受热捧

乘坐热气球俯瞰盐湖,以蓝天为幕,拥抱清晨的盐池风光,不仅可以收获不同的旅行体验,还能拍出刷爆朋友圈的照片。

运城盐湖景区的热气球项目自去年启动以来,已成为景区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目前景区有1个热气球在运营,旺季每天从早上9点运营到下午6点,平均每天的载客量超过100人次。”运城盐湖景区服务部部长张雷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

这些数据背后是游客对全新观景方式的强烈需求。盐湖独特的自然资源构成了热气球观光的绝佳条件——平坦的地形提供了安全的起降场地,稳定的气象条件保障了飞行安全,而最具吸引力的是空中俯瞰盐湖时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

该项目不仅填补了该景区高空观光业态的空白,更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式体验,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和亲子家庭,成为该景区一张崭新的“空中名片”。

“暑假期间,由于盐池上空的风速较快,热气球项目无法保障每天都能正常运营,不过我们每天都会监测风速,上空风速需控制在3级以下才能确保安全。”张雷说。

尽管受风速影响较大,但游客的热情并未因此减弱。尤其气温较高时,阳光映照下的盐湖呈现出红、蓝、白、黄等多重色彩,乘坐热气球俯瞰,盐湖宛如调色盘一般,视觉效果震撼无比。乘坐热气球,春季可看白云映湖,夏季可观七彩盐田,秋季可赏芦苇金黄,冬季可览雪洒银湖。

“当初推出热气球这个项目,是为了破解景区业态单一的问题。此前,室外项目多以月亮椅、水枪等小型休闲设备为主,可玩性有限。引入热气球项目后,游客不仅可以从高空纵览盐湖东区水域的壮丽景色,还能在天气晴好时欣赏到‘七彩盐湖’的奇观,极大提高了景区的观赏性。”张雷介绍。

除了常规的热气球升空俯瞰盐湖外,景区还计划推出主题热气球体验活动,如在特定节日或时间段举办“浪漫星空夜航”“亲子科普飞行”等,进一步丰富体验内容。同时,配套设置热气球科普展示区,通过图文、模型和互动装置,向游客介绍热气球的发展历史、飞行原理和安全知识,增强项目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热气球项目开放的时候,游客络绎不绝,得排队才行。未来,景区计划将热气球数量增至5个—8个,提高运营效率,缩短游客等待时间,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张雷说。热气球项目之所以受到游客追捧,成为大众接触“低空经济”的首选方式,是因为其低空飞行的独特魅力和相对较低的体验门槛。它让盐湖的美,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止走向动态,真正实现了沉浸式旅游。

无人机解锁色彩密码

采访当天,山西睿智天际科技有限公司的赵浩宁正在景区进行无人机项目的调试,“我们通过大疆无人机,搭配电子围栏和VR眼镜,让游客不仅可以在现场通过手柄或手机操控飞行,还能实时通过电视屏幕或VR设备观看高清画面,用户甚至可以远程通过手机App实时观看盐湖景色。”赵浩宁介绍。

随着科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无人机项目正逐渐成为运城盐湖景区又一亮点项目。相比热气球,无人机受天气影响更小、操控更灵活、视角更独特,尤其适合对科技感兴趣、追求新奇体验的年轻游客。

9月3日,这一新颖的观景方式开始试运营。游客在游客中心登记购票便可租用无人机,“小白”也能轻松上手,悬停、环绕、跟拍模式全开放,拍摄画面还可以同步传回手机。VR眼镜体验让游客仿佛瞬间“走进”盐湖这片色彩秘境,得以全方位、沉浸式地领略景区的绝美景色。

“一方面,景区自去年7月13日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大量游客,其中70%的外地游客是专程为‘七彩盐湖’而来,来了之后又觉得看不到‘七彩盐湖’很遗憾。另一方面,景区低空经济业态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低空旅游产品类型相对单一,所以我们推出无人机项目,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观景需求。”张雷说道。

从高空俯瞰,盐湖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红、绿、黄、蓝、橙、绛紫等多重色彩,尤其是夏季,色彩对比最为鲜明,视觉效果极佳。无人机飞行受风速影响程度远小于热气球,安全性更高,运营时间也更加灵活,且景区已为无人机投保商业保险,可进一步保障游客权益。

无人机的引入,不仅是观光方式的升级,更是景区智慧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它用“科技之眼”解锁了盐湖的色彩密码,让游客通过科技手段,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据张雷介绍,景区还计划配备专业的安全检查设备,对飞行器进行严格的起飞前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景区还计划将现有的游客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设立专门的低空旅游服务窗口,为游客提供咨询、售票、预订、投诉处理等一站式服务。在游客中心内设置舒适的休息区、展示区和科普区,展示低空旅游项目的图片、视频和模型,介绍飞行器的种类、性能和安全知识,让游客在等待和游玩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低空旅游项目。

空中游览开启新视角

去年国庆期间,运城盐湖景区的“览视界·低空飞行游”项目备受瞩目,游客乘坐7座的空客EC135双发直升机从高空俯瞰盐湖美景,可以领略到七彩盐湖的壮丽景色,拥有独特的视觉享受。

“当时只是试点,今年我们景区计划上新一架罗宾逊R44直升机,每架可搭载4名乘客,最大航程600多公里。”张雷介绍,该直升机机场就位于景区南停车场,配备有完整的起降设施和指挥系统。

当热气球和无人机改变着观光方式时,直升机服务则为运城盐湖带来了空中游览解决方案。作为低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升机观光项目正推动盐湖旅游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我们的航线涉及3个景点:运城盐湖景区、关帝圣像景区、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形成低空旅游环线。”张雷指着航图介绍。

该项目还提供定制化服务,游客可自主选择航线和景点组合,享受专属飞行体验。无论是想要空中俯瞰“七彩盐湖”的自然美景,还是希望领略沿途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都能在这里找到满意的行程。这种量身定制的旅游方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经历,提升了游客的旅行满意度,也进一步增强了景区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关于这个项目,我们景区与河南一家航空公司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预计在今年国庆前一周左右投入运营,由对方投建机场、提供人力和运营支持,景区则提供起降场地等,共同推动直升机观光项目的发展。”张雷介绍。

作为低空经济中高端业态的代表,直升机观光项目运营后,将进一步丰富景区的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能级,吸引更多游客,推动运城文旅产业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热气球、无人机、直升机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构建起立体化的低空旅游图景,为古老盐湖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三大板块并非孤立发展,而是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热气球观光提供了大众化的低空体验,无人机赋予游客独特的空中观景视角,直升机观光则打造了高端服务标杆,三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低空经济生态。

作为我市文旅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城盐湖景区低空旅游项目的成功打造将成为运城文旅的一张新名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我市低空旅游发展。同时,低空旅游项目也将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城市的旅游文化内涵。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