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河津市“绣花式”治理激活城市幸福密码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8

本报讯(记者 余 果 通讯员 赵阳飞)今年以来,河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秉持“绣花精神”深耕城市治理,通过规范流动摊点、完善停车秩序、提升环境品质等精细化管理举措,让城市既有秩序之美,又饱含民生温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细动能”。

汾滨街津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路段作为河津市重要商业路段,如今人流车流穿梭有序,路面整洁清爽。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流动摊贩扎堆、交通频繁“打结”的拥堵点。这一显著变化,正是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用“绣花”般的精细功夫,在城市管理画卷上绘就的生动图景。

“以前堵得厉害,买菜得在车流里钻空子,现在路宽了,摊位摆得也规整,逛着踏实!”家住附近的李阿姨提着刚买的新鲜蔬菜,点赞眼前的新变化。针对流动摊贩占道的突出难题,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疏堵结合”的巧劲破题,在汾滨街小关市场段“挤”出经营空间,在万和公园南口增设临时便民点。这两处季节性临时便民点可容纳80余家摊点入驻,摊位整齐排列,并有专人日常巡查引导,既留住了市井烟火气,又保障道路畅通。

走进华兴东路早市便民点,商户自觉铺设防油污垫、自备分类垃圾桶,垃圾落地现象消失无踪。执法人员像“管家”般巡查,及时规范摊位和停车秩序。目前,该点设150个摊位、提供170个就业岗位,不仅根治了万春街恒基碧园小区周边交通“顽疾”,更方便了居民生活。如今,像这样的便民点该市已有10处。

如果说便民点是“点”的优化,非机动车整治则是“线”的畅通。在严管街路上,曾经“横七竖八”的共享单车如今“整齐列队”,电动车也规范停在划线区内。这得益于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组合拳:一份份“门前三包”告知书送到商户手中,带动大家变身“停车管理员”;巡查人员“眼疾手快”,现场劝导、拖移违规车辆;联合共享单车企业,让运维人员定时“上岗”,给单车“归位”“瘦身”。

从拥堵路段的“蝶变”到便民点的暖心服务,从单车的“整齐列队”到街面的“干净清爽”,河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城市细节。这不仅是管理效能的升级,更是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让城市在秩序井然中不失生活温度,于细微之处“绣”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