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河津市伏伯村:“美丽经济”绽“钱景”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1

本报讯(记者 余 果 通讯员 赵阳飞)当下正是菊花生长管护的关键期,河津市赵家庄街道伏伯村旺益家庭农场的大棚菊花种植基地内绿意盎然,菊苗长势喜人,部分大棚菊花初绽,淡雅花朵间涌动着丰收的喜悦与致富的希望。

走进大棚,农场负责人王俊民正俯身查看新栽菊苗长势;一旁采摘棚内,工人们熟练地进行采摘作业。谈及菊花种植,王俊民打开了话匣子:“一亩地大概能种7万株,按目前行情,每株卖7毛钱,如果行情好,管理还到位,收入就更可观。”

在多数人眼中,菊花是观赏佳品,而在王俊民看来,它是实打实的“致富花”。随着移风易俗和文明祭祀理念普及,鲜花祭祀需求持续攀升,菊花市场前景广阔。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后,王俊民经考察学习,承包40余亩土地成立旺益家庭农场,建设6个种植大棚专门种植菊花。从最初试种普通品种,到如今成功培育出“黄扇”“光玉”等多个观赏性强、市场认可的优质品种,他的“菊花事业”蒸蒸日上。目前,农场年产量达42万余株,鲜花经分拣后主要销往西安、本省临汾等地,收益稳定。

“都是老客户主动找上门,自己开车来拉货。菊花种植灵活,只要有暖棚、凉棚或露天场地,一年四季都能种。现在一天能采摘一两千株,按每扎10株算,就是一二百扎。”王俊民介绍道。

伏伯村大棚里盛开的菊花,不仅扮靓了乡村,更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近年来,赵家庄街道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包括大棚菊花种植在内的“美丽经济”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让小菊花种植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产业。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