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5
水管破裂店铺被淹,道路施工无法营业……这些曾让个体工商户束手无策的经营风险,如今在河津有了“兜底方案”。
2023年9月全省推行“惠商保”以来,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场监管部门督促落实,保险机构着力推进,工作效果显著。
目前,在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河津市35267户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实现应保尽保。据统计,河津市“惠商保”已累计赔付400余户,总金额达870余万元。
店铺遭遇水淹,赔
“赶紧过来,你店里被水淹了!”
7月28日清晨,河津市个体工商户刘敏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朋友焦急的喊声。她在中兴东路经营内衣店已有9年,从没想过意外会以这种方式降临。
仅仅几分钟,刘敏就冲到了店门口。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沉:水已经从店内漫至人行道,卷闸门一开,积水哗哗涌出,积水顺着一楼吊顶四周成股流下,地面积水深及小腿。
“全是品牌内衣,一件都好几百,这下全泡汤了。”采访时,她回忆起那一幕,依然眉头紧锁。
事发前一晚11点刘敏才离店回家,没想到深夜二楼的卫生间水管会突然爆裂,一夜之间,店铺沦为“水帘洞”。她艰难爬上二楼关闭水源,狼藉之中,忽然想起不久前有人上门宣传过一款保险,专门保障个体户的经营意外情况。抱着一丝希望,她拨通了河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电话。
没多久,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确认“惠商保”可赔偿此次损失后,刘敏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听到‘管呢’,我心里才踏实点,总算能定下心来收拾残局。”
泡水的品牌内衣只能以每件10元低价处理,店内的货架、装饰、吊顶等严重受损,全部算下来,此次意外总损失四五十万元。
重新进货,买货架,装修……刘敏迅速启动“灾后重建”。8月12日,店铺装修完毕;3天后,9万元保险赔付款就打到了她的账上。
“我们个体户本小利薄,一年也挣不了多少。如果没有保险兜底,我这店恐怕真开不下去了。”刘敏感慨道。尽管她坦言“至今偶尔还会梦见那水声,后怕不已”,但政府的及时援助给了她继续经营的信心和底气,“有了这么大的支持,我没有理由不把店好好开下去”。
河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主体发展服务股股长潘乐表示:“个体工商户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关键时刻的政策帮扶能有效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避免因意外退出市场。”
道路封闭施工,赔
去年8月30日,河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发布通告,因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自9月2日起对敬贤街沿线道路实施封闭施工。一纸“封路令”,让沿街商户猝不及防。
距离十字路口不远处的“江小院”农家乐,是师一达一家老小的生计所在。这座由二层住宅小院改造而成的饭店,主打家常菜,师一达夫妻及其父母既是老板又是店员。路封之后,道路两侧仅留出不足一米的通道,别说汽车,连电动自行车都难以进出。
“出行不方便,生意基本就停了。”师一达语气中透着无奈。连续几个月,小院的烟囱再未冒过烟。
同样受影响的还有“江小院”旁边经营油糕摊的房珍。她和儿媳妇租了两间门面,靠一口油锅维持生计。封路期间,她炸好油糕放进保温盒中,再搬张桌子,到街口售卖。虽然她们强行继续营业,却举步维艰,生意一落千丈。
“一年一万多的房租照交,生意不好心里慌啊。”房珍的话道出了众多商户的心声。
转机来自于他们此前并没有特别留意的政策——“惠商保”。潘乐回忆:“我们之前专门进行过入户宣传,很多商户都有印象。因封路停业后,有的商户没事,隔段时间就来局里打听进展,盼着早日解封、获得补付。”
理解商户的实际困难,建设部门加紧施工,最终将原定5个月的工期压缩至4个月,提前一个月恢复通车。道路开通后,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督促保险机构启动理赔,迅速为13家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兑付赔款,总计24.6万元。
道路改造之后,房珍的油糕摊生意更好了。
采访时,房珍正在门口炸油糕,摊位前几名顾客在等候。“路封了做不成生意,政府还能赔钱给我们。没想到,很满意,很感激!”房珍笑容满面。
如今,敬贤街已焕然一新:路面更宽、环境更好、停车更方便,人气也更高了。一场封路带来的影响,在“惠商保”政策的托底下平稳化解。
政府埋单 商户受益
“惠商保”项目是我省在全国首创实施的扶持模式,通过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出资,为全省登记在册且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提供保险保障,涵盖持续经营、经营财产损失、从业人员人身伤亡、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四个险种,旨在破解个体工商户“业态简单、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生存困境。
推行“惠商保”,个体工商户无需办理任何投保手续,自动参保,免费参保,“免申即享”。2024年11月,“惠商保”项目被国务院督察组列入山西三项典型经验做法之一,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政府财政出钱帮个体工商户买保险,商户不用掏一分钱就多了一份保障,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有人不愿意?”尽管政策听起来很诱人,但真正推动落地,却远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
入户宣传时,不少商户一听是保险,就本能地排斥,往往敷衍一句“材料放下我有空再看”,其实转身就扔了。为打破信任壁垒,河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保险机构组成宣传小队,深入餐饮、零售、农贸市场等个体户密集区域,入户走访、耐心讲解。
“人教人,很费劲;事教人,一次就够。”潘乐说,“只要一条街有一户获得过赔付,整条街的商户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了。”随着赔付案例的增多,商户对“惠商保”的接受度和信任感明显提升,现在进入第三个保险年度,宣传工作的阻力小多了。
在落实“惠商保”政策中,河津市市场监管局不仅在所属各所设立专门咨询窗口,还推动“惠商保”App注册使用,进一步提升服务便捷度。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协调财政、住建、交通等部门,打通理赔绿色通道,确保赔付响应及时、到位。
“政府出钱抗风险,我们经营起来心里更踏实了。”一名获得理赔的餐饮店主表示,“这是实打实的支持。”
如今在河津,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感受到“惠商保”带来的安全感。这一政策不仅缓解了他们的经营压力,更传递出政府助力小微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明确信号。风险兜得住,商户才能更安心地闯市场。
记者 陈永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