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5
齐雪霞
弹指一挥间,自己成为一名教师已有27年。最初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就是踏实、认真、严谨、勤奋,直到有幸邂逅王开东老师“为幸福而教”的教育理念,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敬意,顿时有了这种感悟:孩子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便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为幸福而教,首先要让自己先优秀起来。如何实现这份优秀?杨绛先生的话最通俗易懂、一语中的:“假如是一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萝卜;假如是颗白菜,就力求做一颗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就让我们用萝卜和大白菜的精神,实实在在扎根教师岗位、打磨教学能力,与学生共成长。这是一种因优秀而获得的幸福!
为幸福而教,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中的“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理解”与“尊重”、“学问”与“学答”、“学会”与“会学”,几组关系何为。我想:教学仅仅“举一反三”是远远不够的,世界本就丰富多彩,“一”的范围有限,必然“三”就有限。因此,就算我们的孩子能够“举一反三”,最终还是“捉襟见肘”。很自然,我们的教学更需“举三反一”,先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积淀在前,才会有精华提纯于后。没有“举三”的慢慢积累,就没有“反一”时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静心思考这些教育常识,不难发现: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有获得了学习能力,才能从容面对日益发展的世界,真正做到: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不是一种从容淡定的幸福吗?
为幸福而教,还要努力寻找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唐江澎校长的回答是:“好的教育应当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育人常在细节,细节中浸润的伟大力量会慢慢改变孩子。改变一个孩子,就会改变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家庭,就会影响一个家族;影响一个家族,就能牵动一个区域;牵动一个区域,就能助力一个国家。当所有的改变凝聚在一起,这就是教育“静悄悄的革命”,我们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其中:从我开始改变,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说话的语气,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在点滴改变中获得成长。而成长本身,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不仅如此,想想扎根大山数十载的张桂梅老师,为让山区女孩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殚精竭虑;想想在点燃学生心灵的过程中自我升华的于漪老师,以仁爱耕耘收获生命与智慧的双重丰盈……她们用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育智慧,给予我们“为幸福而教”的丰富内涵。
为幸福而教,听起来远在天边,做起来就近在咫尺。我们给予所有的孩子同样的阳光与雨水,但不必要求他们开同样的花、结同样的果。我们只需尽己所能给孩子爱、理解、尊重、包容、鼓励、信任,守护他们的成长即可。这就是我们在“育人”中收获的幸福与快乐!
愿我们大家在从教的道路上携手同行,共同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为了民族的复兴,一直向着幸福出发吧!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