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善解人意多顺意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08

□闫晓娟

人脑袋顶上的百会穴,俗称“天灵盖”,也就是我们的“意窍”。这地方,像接收感知外界信息的“天线”。胸口贴近心脏处的是“心窍”,人在受惊时常会拍胸口,脱口而出“吓死我了”,拍的就是这儿。“意窍”收信息,“心窍”来解码,两下一勾兑,便生出一项人人都有、却未必人人用得好的本事——“心意窍感知力”,说白了就是“善解人意”。可不少人却把这能力用偏了,感知力强反而“错”解人意,把人和事扭曲理解,平添了误会与矛盾。

“善解人意”听着多熨帖,简直是人际江湖的“润滑神油”。朋友眉间拧个疙瘩,你递杯热茶;同事话里藏半句机锋,你适时递上台阶;家里那位一声轻叹,你已把肩膀凑过去……处处是春风,事事有回甘,这些及时的反应靠的就是“心意窍”准确解码。可现实里,很多人惯用自己的小聪明胡乱判断。

办公室新来的小李汇报时声音小,王科长的“意窍”灵敏度倒是极高,捕捉到了这细微变化,可“心窍”却被厚厚的“官威”和“被害妄想”糊住。“声音这么小?心虚?看不起我?还是对我上次批评怀恨在心,故意消极抵抗?”——一个简单的紧张,被这样一扭曲,硬生生成一出“下属阳奉阴违”的大戏!王科长脸一沉,话里便带了刺。小李更慌了,声音愈发蚊子哼哼。一场“恶解人意”的误会,梁子也因此结下。

张大姐买菜归来,碰上邻居赵婶,赵婶笑着夸“菜水灵”,张大姐头顶的“意窍”迅速开始工作,“心窍”的小机器立刻高速运转:“这是笑话我平时买的菜蔫?还是显摆她会挑?看她那眼神分明是得意!”一句寻常寒暄,被过分解读,就变成了扎心的嘲讽。张大姐脸一垮,鼻子哼一声,扭身就走,留下赵婶原地纳闷:“这老张,吃枪药了?”“善解”一旦滑向“恶解”,芝麻粒大的事成了两家心里的疙瘩。

还有些人,“心意窍感知力”修炼得“登峰造极”,专在字缝里、眼神间、语气末梢处“掘地三尺”。别人一句“最近忙”,他能解读出“嫌我不帮忙”的抱怨;朋友圈点个赞,他能琢磨出“虚情假意”的嘲讽;领导没及时回邮件,他能脑补出“即将被优化”的景象……“心窍”本该读善意与实情,却硬生生被调成了“恶意扫描仪”,自己活得疑神疑鬼,像个惊弓之鸟,累己更累人。

究其根由,问题不在“意窍”,而在负责解读“心窍”。“心窍”的“解读系统”若蒙了尘、存了偏见,再清晰的外界信号,进来也得被扭曲。就像同一幅画,放在阳光下看是明媚山水,丢进哈哈镜屋就成了魑魅魍魉。老祖宗讲“正心诚意”,实在是大智慧!要想“心意窍”用得对,关键在“修心”二字。

常扫心头的尘:遇事先别急着下定义,默念三秒,区分开客观“事实”与主观“加戏”。阳光地去解读别人的心思,时间久了,心镜自然就亮堂了。大大方方,和和气气,问一句:“你刚才那话,是我想的意思吗?”坦诚的沟通胜过千万次的内心戏。

升级“格局”系统:多读书,多历事,多见天地众生。心大了,事就小了;格局高了,鸡毛蒜皮的“恶意”就入不了眼。“心窍”光明了,收进来的信息自然多是暖意与清光。

让“善解人意”的春风,吹散“恶解人意”的阴霾,这人情世故的江湖便会少些无谓的刀光剑影,多几分真正的心意相通、人间值得。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