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菱花形铜镜:繁花入镜 映照千年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5

记者 杨颖琦

主角:菱花形铜镜

出生时间:唐代

尺寸:直径6厘米、厚0.3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古代女子“帖花黄”时,面对的便是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一面面精致的铜镜。铜镜的制造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古人就开始使用铜镜。在青铜器诞生之初,铜镜开始出现在王室贵族的梳妆台上;春秋以后,一般的贵族得以使用;秦汉以后,铜镜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数量、种类也越来越多。

唐代时,国力强盛,手工业发达,铜镜的铸造工艺也达到一定高度,生活的富足让人们对生活器物的审美要求也更高,铜镜在这一时期由实用品向艺术品转型。我们今天看到的唐代铜镜,其形制与制造工艺打破了传统模式,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分,使得铜镜质地更为银亮;在造型上也打破了以往的圆形、方形,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等形状;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各种奇花异草、月宫、仙人、神话故事等都成为其表现题材。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的这件菱花形铜镜便是那个时代流行的花形镜。

这面铜镜直径6厘米,厚度仅0.3厘米,小巧精致,便于手持使用;形制为六角菱花形,内为圆形、圆钮。其边缘线条流畅优美,恰似一朵盛开的菱花,花瓣舒展自然,灵动而富有韵律。与规整的圆形铜镜、端庄的方形铜镜相比,菱花形铜镜多了一份活泼与轻盈的气质,仿佛将大唐盛世的浪漫与优雅融入其中。以钮为中心,内区的花卉纹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花卉世界,花瓣与草叶在其中或舒展、或卷曲,宛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外区则饰以凸点,这些凸点均匀分布,与内区的花卉纹形成鲜明对比。

菱花镜的出现和流行体现了唐代时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菱花这一自然界中的美丽花卉形态,被巧妙地运用到铜镜设计之中,彰显了唐代人将自然与艺术完美融合的智慧。另一方面,花卉在古代常象征着美好、吉祥与繁荣,人们在铜镜上装饰花卉纹,不仅在视觉上看起来更加美观,更希望借助花卉的美好寓意,为生活带来幸福与好运。

其次,这些成双成对的纹饰也象征着好事成双或生活美满,其吉祥的寓意也让这些花形镜成为当时男女间的爱情信物,也是他们传达思念的爱情媒介。至今,河东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习俗:女儿在出嫁的时候,都会从娘家贴身携带一面镜子,以祈望吉祥平安、小家庭团团圆圆,薛逢在《追昔行》中写的“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就是这一习俗最形象的写照。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