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30
唐代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你知道孟郊是在多少岁的时候写的这首诗吗?16岁?18岁?25岁?都不对。正确答案是50岁!
孟郊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在考场上并不得志,蹉跎半生。在46岁这一年,他终于考上了进士。他激动地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但是,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在唐朝,考中进士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做官,还要等空缺和重要人物的推荐。
所以,又过了四年,“五十知天命”的孟郊,终于等来了一纸任命,成为溧阳县尉。他可以拿到薪俸孝敬母亲了,可以让母亲生活得好一点。
所以,孟郊上任溧阳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老家,把母亲接到身边奉养照料。
《游子吟》这首诗不是孟郊写于青年离家科考的时候,而是写在50岁上任溧阳之后,在经历了漫长的分离,可以长长久久地陪伴母亲的时候。
诗的前两句,应该是孟郊脑海中刻骨铭心的一幕场景:每次当他要离家远行的时候,在那盏昏黄的灯光下,是他老母亲低头一针一线为他赶制冬衣的侧影。对于每一位母亲而言,其实儿子做了多大的官不重要,儿子挣了多少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陪伴。所以如何报答,形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子女有没有“寸草心”。 (《浙江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