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沃盥之礼

来源:兰州晨报时间:2025-07-23

□杨亮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很多文物都暗藏着有趣的故事,那么,青铜盘、青铜匜(yí)等容器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是“沃盥(guàn)之礼”?

闻喜上郭古城出土的战国时期铜匜 记者 刘亚 摄

据《周礼》记载,古人行祭礼前,需斋戒沐浴以示心诚。三日一沐,五日一浴,形成一套以缶(fǒu)盛水、以鉴沐浴的礼器。为了在进餐之前洗手,又形成一套以匜倾水、以盘承水的组合,称为“奉匜沃盥”。沃是自上而下浇水的意思,而洗手曰“盥”。“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

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的春秋时期铜盘  记者 刘亚 摄

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要比用静水洗卫生得多。所以,古人就研究出了一套流动水洗手的器具和方法。一人在上面拿着容器倒净水,另一人接着倒出来的水流洗手,然后下面有一个盘子或水盆再接着洗过手的脏水。在上面盛净水的容器叫作“匜”,在下面接脏水的容器,叫作“盘”。 (《兰州晨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