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时间:2025-07-21
□李蔚 陈栋
临猗县大嶷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展出的蒲扇 记者 刘亚 摄
过去,大家散步遛弯时会带着蒲扇,扇起来比折扇称手,风又大,还能遮个太阳挡个雨,累了还能垫着坐。
蒲扇刚买来,老人就要交代家里的小孩儿,不能拗不能压,更不能抠着玩。还要先用碎布在扇沿上细细缝上一圈的。一来,再包一层布边更牢,用得更久,二来也是做个标记,缝上各色碎布,就不会跟别人家的拿混了。
扇子用旧了,难看归难看,可还是能用来赶角落里的蚊子,撩橱柜顶上的蛛网,拿到厨房里,还是发煤炉的一把好手。就算破得不成样子,这把扇子也还是小孩眼里的宝,跟济公和尚手里的那把破扇子,一模一样嘛。
蒲扇生产地集中在广东、四川等地。其实,蒲扇是用生长在南方的蒲葵叶子做成,而广东新会、四川内江是全国排名前两位的蒲葵种植地区,那里制作一把扇子的成本更低。
《史记》记载,广东新会葵树种植、葵艺加工自东晋时起,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蒲葵叶收来以后,要在火炉上烤制成型。工人不想受高温的煎熬,所以烤叶子的师傅就越来越少,人工成本也只能往上涨。
蒲扇也分品相的,蒲葵叶的质量,决定了这把蒲扇成型以后的质量。好的蒲扇用的是蒲葵新发出的葵叶制作出来的,那种叫‘玻璃扇’,还有一种叫‘边叶扇’,是用成熟的边皮葵叶加工出来的,成本价差了一倍都不止。外面批发的大多是边叶扇,品相差,城里人肯定不会用。玻璃扇做得少,卖得又贵,肯进货的店家也不多。
(《钱江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