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一把军号

来源:时间:2025-07-14

电子报刊

在山西省沁源县城的望怡小区,住着一位老八路,他叫王栓柱,是原太岳军区南进支队57团的战士,1942年至1944年在中条山一带打击日寇,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所在部队编入野战部队。

解放战争时在攻打长治战斗中,王栓柱受了伤,在老家养好伤后部队已经转战打到了山东,他联系不上,从此就没有归队。2017年垣曲县革命老区纪念馆馆长杨金玉在省军区开会时,与沁源县的一名感动山西国防动员新闻人物住在一个房间,当听说有这么一位老八路时,杨金玉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散会后没有返回垣曲,直接和这位朋友一起去了沁源,当晚就见到了这位老八路。老人身体很好也很健谈,得知老人当年是一名司号员,他们一直聊到了晚上10时许。第二天一早,杨金玉又一次登门,请老人讲当年在垣曲县打日寇的故事。老人回忆说,1944年57团在垣曲和闻喜交界处的玉坡一带消灭贾真一匪部时,冲锋号响起那一刻,战士们如箭一般呼啸着冲向匪军,贾真一匪部大部被歼,还俘虏了土匪300余人。说到这里,老人指了指客厅柜里的那把军号,说:“喏,就是这把号子。有军号陪伴,他就不会忘记战斗的岁月,不会忘记为民族解放牺牲的战友。”当日,杨金玉怀着敬仰的心情离开了老人的家,返回垣曲。

201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杨金玉怀着对老人的敬重,给老人家里打了个电话,得知老人病重住院了。他放下电话,即刻动身,于当日晚9时赶到沁源。病榻上的老人苍白消瘦,说话无力。家人说老人得了肝癌,已到晚期。这时老人睁开了眼睛,看见他,用当地方言吩咐家人,让把军号拿来。大约过了1个多小时,他的女儿拿着军号来到了老人面前,老人接过军号抱在怀里,足足有10分钟,然后郑重地把它放在杨金玉的手中。这时,杨金玉已是泪流满面。

四天后,老人离世了。得知噩耗,杨金玉再一次赶到沁源,与一位他敬重的老人、一位八路军的老战士做了最后的告别。(王雪花)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