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盐湖区旗袍文化协会老年模特队:优雅自信 走出芳华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25

□记者 杨颖琦 文图

六七十岁的奶奶应该是什么样子?离开工作了半辈子的岗位后能做些什么?也许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会是回归家庭带带孙子、做做家务,有时间跳跳广场舞、做一些简单的健身运动。然而在盐湖区有这样一群奶奶,她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近日举行的盐湖区旗袍文化展演现场,伴着悠扬动听的音乐,一群身着红色旗袍、脚踏高跟鞋的身影款款走来:鬓角虽染霜华,脊背却挺得笔直;眼角带着细纹,笑容里却满是自信。她们是盐湖区旗袍文化协会老年模特队的成员,虽然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却用优雅自信的步伐,在人生的下半场走出了别样芳华。

这支队伍的故事,始于8年前的一次“美丽的约定”。前社区干部卫艳秀临近退休时,和几个常在广场上锻炼的老友闲聊:“退休了总待在家里闷得慌,不如找点开心的事做,让姐妹们的退休生活活跃起来。”一句无心之言,催生了最初的“葡萄园模特队”。

“刚成立那会儿哪懂什么走秀呀,就是跟着音乐随便走走。”模特队老成员赵亮亮笑着回忆。初次上台时,大家紧张得手心冒汗,不敢上台。在队里兼任领队和教练的卫艳秀见状,灵机一动,让大家用面具将脸遮起来,缓解紧张感。走上舞台,兴奋代替了一开始的紧张,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可美了”!

就是这份“图一乐”的初心,让这支队伍慢慢壮大——从几人到几十人,从自发排练到走进市文化馆,从简单走步到融入旗袍、扇面等传统文化元素,她们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时装走秀仅是入门,走秀融合表演能让节目更具观赏性,于是大家开始尝试着进阶排演动作。清晨的南风广场、华曦广场,傍晚的市文化馆排练室,都是她们的“充电站”。“抬头、收腹、提胯……”排练时,总能听到卫艳秀温柔而有力的口令。为了让动作更专业,她们请老师指导、在网上学习,对着镜子一遍遍打磨台步、手势、表情等细节;为了让动作和音乐配合得更好,她们一遍遍听音乐的节奏,找到落脚的着力点;为了让表演更丰富,她们将剪纸、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服饰和道具中。“练好后,大家就带着道具和音响在广场上演出,每次都能吸引不少人围观,还有人会问我们能不能加入。”卫艳秀笑着说,“大家的肯定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成立以来,这群老人没有满足于社区的那一方舞台,而是不断尝试、不断创新,走向更大的舞台。国庆时,她们身着带有红旗元素的改良旗袍,用步伐诉说对祖国的热爱;党的生日,她们编排红色主题走秀,裙摆飞扬间满是赤诚;就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也能看到她们穿着旗袍宣传的身影。从低着头默默训练到自信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从不好意思上台到现在渴望更多、更高的舞台,这群老人用自信化解内心的不安。

“现在每天想着练什么动作、排什么节目,哪还有空瞎琢磨?”对于这群老人来说,模特队早已不是简单的兴趣小组,而是她们的“生活着力点”,模特生活就是她们的“人生第二春”。不少成员说,自从练了模特步,身体变得轻盈了、颈椎不疼了、腿也利索了,连感冒都少了,“以前觉得退休就是带孙子、买菜,现在能自己化妆、上舞台、走模特步、拍视频,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

团队里的氛围更是温暖人心。谁家里有事,大家主动分担排练任务;谁动作跟不上,大家就手把手教,主动帮学得慢的找到问题所在。“走出家门,走进协会的小家,我们就像一家人,穿上旗袍是队友,脱下旗袍是姐妹。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包容,就会越来越好。”卫艳秀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这里,大家收获的不只是身体的健康,更有生活的喜悦、姐妹的温暖。

如今,这支队伍已从最初的“葡萄园模特队”成长为正式的旗袍文化协会,成员从“60后”到“80后”,年龄跨度虽大,却有着共同的追求:让旗袍文化在盐湖大地上绽放光彩,让退休生活如诗般优雅。

夕阳西下,排练场的灯光亮起,她们又开始了新的排练。一步一步,手势划出优美的弧线,仿佛在诉说:岁月从不是枷锁,只要心怀热爱,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