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长寿密码藏在身体这两个部位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25

人人都想健康长寿,但你知道吗?决定你长寿健康的“核心密码”,可能就藏在身体的两个关键部位!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和免疫系统保持“年轻态”,能将死亡风险大幅降低56%。身体这“两处”年轻的人,长寿的概率更大!

因此,想要长寿、活得好,要守护大脑年轻、保持免疫力在线,才是重中之重!保护大脑年轻态,记住这5大招。

1.常吃健脑食物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郭莉2024年在健康报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合理搭配食材的种类,为大脑提供更多的高质量“营养燃料”。

具体来看,高纤维、低脂肪饮食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果蔬和粗粮不仅是富含膳食纤维的大户,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蓝莓、草莓、菠菜、洋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豆类和坚果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可促进脑细胞代谢,有利于延缓大脑老化,核桃、开心果、松子、南瓜子、夏威夷果、榛子等都是不错的餐间小食。

此外,还有富含胆固醇、胆碱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肉类,也都是大脑运行的必需品。

2.大脑常用起来

郭莉医生表示,大脑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器官,经常使用大脑可使脑血管保持扩张状态,确保脑组织获得充足的血液和营养供给,这也是延缓大脑衰老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若想让大脑衰老得慢一些,关键在于多用脑。

3.做一做手指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芦文博在《人民名医》直播节目中介绍,练习“切土豆”手指操有助于减缓脑老化,随着有节奏的口令变化手部动作即可。

“土豆,土豆,土豆——块”,两手拳眼互碰3次,“块”字时拳头竖立。“土豆,土豆,土豆——片”,拳眼互碰3次,“片”字时两手掌心相对。“土豆,土豆,土豆——丝”,拳眼互碰3次,“丝”字时十指交叉。“土豆,土豆,土豆——丁”,拳眼互碰3次,“丁”字时两手食指尖相触。

熟练之后可以加快速度,还可以减少重复碰拳的次数。口令为:“土豆——块,土豆——片,土豆——丝,土豆——丁”,对应的手部动作为:碰拳——立拳——碰拳——掌心相对——碰拳——十指交叉——碰拳——食指尖相触。

4.重视社交活动

社交可避免和缓解焦虑、抑郁,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可以解除烦恼,生活中要多寻找与亲人、朋友和其他人在一起交流互动的机会,保持情绪愉悦。

5.积极控制慢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郑凯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与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同时存在的慢性疾病数量越多或者增长速度越快的人群,后期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均会显著升高。

因此,妥善治疗、积极控制现有的疾病对于预防认知能力下降至关重要。

保护免疫系统,做好这5件事!

1.坚持运动最有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儿科门急诊主管护师武媚2025年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提醒,运动就是最简单直接提高免疫力的方式。运动会使体内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并增强其活性。

建议大家一周运动3次~5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运动强度根据运动者的主观感受,一般感觉呼吸、心跳明显加快,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微微出汗,心率在120~150刚刚好。

2.优质蛋白要多吃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主管技师陆红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提醒,蛋白质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物质基础,日常应该适当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奶类、鱼虾类和豆类食物。

3.控糖减脂不能少

陆红指出,甜食会影响到白细胞的产生与活动,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摄取太多不良脂肪,会妨碍免疫细胞的能力,使体内免疫细胞变得慵懒,而无法发挥功能。

4.乐观心态能助力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免疫系统的调节按钮。陆红解释,良好的情绪能使大脑分泌出一些有益健康的化学物质,激活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反之,精神压力大、心理紧张,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5.好睡眠强化免疫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临床研究管理部副部长金昊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提醒,良好的睡眠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细胞生成,直接杀伤靶细胞,抵御病毒、细菌对机体的侵袭。因此,每天应保证7小时~8小时的睡眠时间。

此外,尽量避免熬夜,尤其是避免晚上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确保睡眠质量。

最后,保护大脑和免疫力,关键在于将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并持之以恒。现在开始投资你的大脑和免疫力,未来收获的将是更长久、更健康的人生!

 (本报综合)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