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幸福花”在指尖绽放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4

一根钩针、几团毛线,随着钩针在手中轻巧翻飞,各式各样精美别致的毛线手工编织品跃然眼前,这是河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手工钩织的魅力所在。在河津市小梁乡小停村,有一位年逾古稀却活力满满的老人——卫美玲,她凭借一双巧手,深耕手工钩织,在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别样色彩的同时,开辟出一条增收新路径。

走进卫美玲家,仿佛踏入一个永不凋零的“毛绒花园”。展示架上,花瓣层次分明、色彩柔和逼真的花卉摆件栩栩如生,造型精巧、配色时尚的女包尽显手艺人的匠心巧思,憨态可掬的生肖玩偶,精致灵巧的头饰耳饰……五颜六色的手工编织品细腻柔软、惟妙惟肖,令人爱不释手。操作台前,卫美玲和儿媳赵月萍并肩而坐,配合默契,沉浸在创造美的世界里。

据了解,手工钩织在河津及周边地区传承有近百年历史,起初只是富足人家女性的一种兴趣爱好和消遣方式。20世纪70年代开始,手工钩织逐步在民间广泛流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为了让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卫美玲、赵月萍不断创新求变,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大胆突破,玩转色彩搭配,探索材质运用,开发出涵盖头饰、耳饰、家居摆件、生肖玩偶等近百种产品,尤其是她们倾心设计的“永不凋谢的毛线花束”系列,凭借其细腻的质感、自然的色彩过渡和颇高的仿真度,成为百姓装点家居生活的热门之选,为千家万户带去缤纷色彩与惊喜。

手工钩织,不仅滋养心灵,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每逢节会市集,卫美玲总带着她的“宝贝”去练摊,精致独特的作品总能吸引顾客驻足,成为焦点。更令人欣喜的是,乘着互联网发展的东风,卫美玲、赵月萍将这份“指尖上的美好”搬上了网络,让精美的手工钩织艺术品搭上电商“快车”,从晋南小村飞向全国各地,迅速变身备受追捧的网红产品。“线上展示销售渠道打开了,现在基本都是订单制作,产品供不应求!”卫美玲笑着告诉记者,话语中满是自豪。

(本报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曹文娟 陈 瑶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