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2
时光,坐在石头上呼息
(薛儆墓石椁,唐代,万荣皇甫村薛儆墓出土)
盛唐的一截体温
密藏在汾阴的土层下
三十四方青石咬合着
半阕漏字的唐诗
脊瓦的弧度还托着当年的月光
每道刻痕都在呼吸
吐纳着
一千三百年的风霜
侍女们从石头里走出来时
衣袂还沾着长安的柳絮
高髻簪花斜插着盛唐的慵懒
指尖悬着半开的牡丹
静默里
体态漫溢出釉色的丰盈
历史让几方石块拼接
石头却不懂得僭越的暗语
空白的谥号像块未刻字的砖
压着半座王朝的谜语
现代的灯光
在石块上面滑冰
那些沉睡的线条开始舒展
繁华在凿痕里结痂
兴衰成了失色的牡丹
历史最终凝成一层
厚厚的包浆
己老的时光 从未真正老去
只是换了种方式
坐在石头上呼吸
骨折的时光
(刖人守囿铜挽车,西周,闻喜上郭出土)
历史 一截截断骨
在纹饰里生长
车轮碾过三千年的月光
那些蟠虺纹正在蜕皮
青铜在无力地咳嗽
车上的鸟兽都醒着
喙啄历史凝固的血痕
每一道裂痕都是精细的刻度
丈量它与故乡的距离
故乡咫尺
三千年的风尘
却回不到故乡
此刻
断肢 生出新芽
正顶破博物馆的玻璃
想要拉着整座城池
回到某个未被劈开的黎明
方言,扎根最初的泥土里
(饕餮纹方鼎,商代,平陆前庄遗址出土)
泥土松开指节时
你正把三千年的晨露
封存在岁月的褶皱里
三足鼎立的沉默
比中条山更懂得负重
兽面纹咬住时光的尾巴
鼎耳上,还挂着
前庄先民未燃尽的炊烟
那些被青铜铭记的火
在陶范里冷却成星斗
当考古铲敲醒沉睡的晨昏
你腹腔里晃荡的
仍是初见时
醉醺醺的月光
历史踉踉跄跄的步履
谁也扶不稳
此刻,玻璃展柜外
有人指着你的裂痕
谈论一个王朝的伤口
而你稳稳站着
像大地未说出口的那句方言
把根,扎在最初的泥土里
时光的釉色
(黑色三角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芮城东庄遗址出土)
泥土与火焰在窑火里私语
时光的窑炉正焐热
一团黏土的记忆
黑三角从陶坯深处浮起
像与先民约定的暗号
轻轻叩问
那些石器与骨针未解的谜题
几何线条
是先民指尖划过的星芒
一缕狩猎的风
画出猎犬踏过的草浪
皮草的褶皱里
还蜷着篝火的光芒
裂纹是岁月的走笔
每道沟壑
都是历史的抬头纹
半粒野麦还卡在缝隙里
缺口边沿的牙印
正对着千年后的询问
简单的素描
瘦身历史
一个普通的陶盆
盛满六千年时光
黑色三角纹在光影里轻晃
隔着时空的先民
递来半块带釉的月光
时光的注口
(短流爵,夏代,夏县辕村采集)
时光的注口
斟满夏代的月光
祭祀的酒浆
顺着爵沿,渗进
岁月的缝隙
一身酒气的历史
走了几千年
绿锈是岁月结的痂
每片斑驳
都藏着一个王朝的故事
爵杯里的月光
照不亮寻常百姓家
一滴滴酒香
历史 一滴滴的眼泪
当目光轻触玻璃展柜
仿佛摸到历史不清晰的指纹
一个杯子
站成岁月深情的符号
不敢倒置
怕流出来的泪
湿了历史
留痕的时光
(密云太守霍扬碑,北魏,原竖立于临猗霍扬墓地)
岁月斑驳
时光留痕
密云太守的名姓
正与青苔博弈
文字
是褪色的鳞
游过风雨
那些被拓片
复制的故事
在碑角喘息
马蹄叩响一个郡县
政令的种子
种进泥土
暖色的炊烟
长成民生的样子
而如今
碑如沉默的证人
看我们用目光
反复擦拭历史的锈迹
岁月的赑屃
驮着憔悴的过往
孔洞
一声古老的叹息
穿过千年的时光
洞悉
青
史
的
重
量
时光的墒情
(霁蓝釉三彩珐华罐,明代)
在时光展台
你腆着将军肚
霁蓝釉
轻敷历史面容
三彩似星子
于历史长空
熠熠流辉
珐华纹路间
锁着明代的风
炽热窑火
烘暖旧时的柴垛
泛蓝的釉光
是苍穹遗落的碎玉
岁月沿着釉面攀爬
每缕色彩
都是时光肥厚的墒情
你威武静立
承接目光的潮汐
触摸明代温度
真想碰一碰瓷
听听
历史的回声
时光的注脚
(青铜“一刀平五千”货币,新莽时期,芮城县出土)
单薄的身躯
称量着
历史的风云
幽微的角落
一把
凝霜的钥匙
打开时光的城
长满绿锈的符号
是历史笨拙的签名
帝国繁华的梦
错镶金光
没有锋芒的刀
却让岁月刀光剑影
历史
在光阴里交易
你在掌心
托着历史的重量
褪色的币文
藏着一个王朝的注脚
天圆地方的“一刀平五千”
承接远去的荣光
兑换
此刻
目光的温度
(晓 寒)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