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2
本报讯(记者 游映霞)7月19日上午,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承办的2025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山西夏县)正式开班,开班仪式在吉林大学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举行。
仪式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领导指出,山西拥有五千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田野考古是考古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希望学员珍惜机会,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扎实掌握技能;教师严格管理、倾囊相授,高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并期待各方共同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田野考古是考古工作的根基,运城历史底蕴深厚、文物遗存丰富,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区域。吉林大学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基地承办该训练班已历经5年,培养出大批骨干力量。为此,希望学员珍惜机会、提升技能,为考古事业贡献力量。
夏县方面也介绍了夏县丰富的文物资源,回顾了县校合作以来的重要成果,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做好保障服务,诚请学员们在考古实践中感受夏县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魅力。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学员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介绍说,田野考古是学科生命线,是青年学者锤炼意志、扣好学术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考古工作者不能“只懂考古”,需突破思维局限、开阔心胸眼界。全体学员表示将认真学习、不怕艰苦,在严谨治学中注入“快乐考古”理念,以手中手铲承担“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历史使命。
授旗仪式上,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段天璟为训练班学员代表授旗,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于海明作为学员代表接旗。
开班仪式后,段天璟为训练班全体学员、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023级全体考古实习学生带来开班第一课《夏县师村:仰韶早期聚落、文化与生业的重要揭示》。他从聚落、文化、生业三个部分,详细说明师村遗址的发掘成果。该遗址揭示了运城盆地仰韶时代早期的重要聚落遗址,呈现了运城盆地仰韶时代早期遗存向西阴文化转化的进程,为探讨黄河中游仰韶早期先民生业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