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15
安新明
近日,冒着仲夏的酷暑,应几位朋友之约,去了一趟稷山县太阳乡东里村的康颐养护院。听说这里是全县养老服务的一个典型,我便慕名前往,想看看新时代养老的新型模式。
康颐养护院位于东里村的东南方,一条崭新的柏油路直达院旁。我大致算了下,从县城出发20多分钟就能到。
10余个好奇的文友,在会议室听了院长的简介,也听了太阳乡党委书记的感言。接下来,主要是看和听,看院子的规划、住宿及生活环境,听老人们讲述在这里的居住感受。一番看听下来,觉得这个养护院确实非同一般。
康颐养护院从2021年酝酿开办至今,离不开乡党委和东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乡党委书记焦国杰既有机关的工作经验,又有基层的工作经验,谈到如何解决养护院的住房过程和如何支持办好养护院的思路,我佩服有加。他说,办好养护院是发扬和创新太阳乡全国卫生典型的新延伸和新举措,只要是人民群众喜欢的事,就是党的事;认准的事,就要实支持、实抓、实干,干出结果,老百姓自然会认可。
院长叫邢建华,是个内行,靠管理赢得人心。邢院长从医校毕业,从事的就是医疗行业,在东里村卫生所干了20多年。他十分熟悉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擅长办法好、花钱少的针灸拔罐等“土办法”治病。我接触过东里村的几个老干部,都说他认真、负责,口碑很好。现在老年人占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养老护老堪称朝阳产业。邢院长坚定地把这件事当成大事来做,投资了几百万元,一丝不苟改造标准化的养老院。一座两层楼,仅消防、污水处理就花了百八十万元,没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光靠凑合是不行的。
现在,推开每间住宿房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每个卫生间都擦得光亮如新,达到了宾馆的标准。难得的是,两层楼还装了电梯,我去过不少地方,还是第一次见,这既方便了老年人,也提升了养老院的档次。目前,这里常住200多位老人,其中失能老人占25%,却能管理得秩序井然。
养护院还让人们对养老有了新观念。住在这里的老人,清晨能在体育场跑跑转转,下午能在大厅里打扑克、下象棋、看电视;房间有人整理,衣服有人洗涤,有空还能洗个澡,不孤独,不忧虑,尽其所乐,享其颐年。在农村生活的人已经开始羡慕这种养护院式的养老方式,年轻人把老人送到这里,去外地打工也放心了。这种新形态,在农村也成了备受推崇的养老模式。
养护院“养护结合”开拓了新思路。怎样做到老年人既能养好又能护理?东里康颐养护院的经验就是院所一体化。东里村经营多年的村级卫生所,是基层最近的一个医疗机构,所里配备了几名达标的执业乡村医生,实现了“小病不出院,慢病就近看,大病送医疗集团”。老年人的一大难,从头到尾,养护院都在管。子女把老人送到这里后,也能大放心,减轻了不少压力。
养护院还独辟蹊径,探索出“养”“劳”相结合的创新路。参观时,邢院长把我们领到后院,那里有一块开阔的闲散地。他说,往后准备开发后面的大片空地,让那些身体健康、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且擅长种植蔬菜的老人自愿报名,承包上一块。这样,那些会干、愿干、想干的老农,就能扬其所长,种出的蔬菜成熟后由厨房收购,还能抵顶他们的部分费用,不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短短数小时的参观,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衣食无忧,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耳畔;走遍楼上楼下,那种没有“老人味”的清新环境,更让我们耳目一新。给东里康颐养护院,点一个大大的赞!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