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14
杨继红
上周和远在深圳的吴哥通电话,他半开玩笑地叹了口气:“兄弟,上次回家带的稷山饼子,早吃完了,这会想起还馋得慌!”这话让我心里一动,眼前不由得浮现出我们以前在稷山街头排队买饼子的热闹光景。
吴哥对稷山饼子的喜爱,那可是刻进骨子里的。这些年他走南闯北,尝过不少地方的美食,可每次聊起来,总要念叨几句稷山饼子的好。他总说,外头的面食再精致,也抵不过稷山街边烤出的饼子,那色泽、那麦香、那焦脆,一口咬下去,满是家乡的味道。记得从前,我们但凡去街上吃饭,必定要在饼子摊前等上许久。刚出炉的饼子,外皮金黄酥脆,内里松软筋道,夹上热乎乎的头肉或肥而不腻的猪卷子,咬上一大口,香味在嘴里炸开,那滋味真是绝了!要么就着酸辣爽口的凉粉,或是泡在鲜香浓郁的羊汤里,光是想想,都让人垂涎欲滴。
稷山饼子被世人归纳出十大淳朴秉性:色泽金黄、鲜香酥脆、酥而不散、油而不腻、麦香纯正、耐放如初、咸淡适中、健脾养胃、耐饥且饱、老少皆宜。好饼子离不开好面粉,稷山饼子所用面粉,是产于晋南峨嵋岭旱垣小麦所磨。这小麦是秋播、冬眠、春长、夏收,恰恰经历了四季轮回,乃是天地间最具中和之气凝结的粮食精华,好小麦成就了稷山饼子。
如今,吴哥在深圳打拼,想吃一口地道的稷山饼子可不容易。听说深圳也有卖类似的饼子,但哪比得上“天下第一饼”原生态的味道?想到这儿,我决定给他定做些正宗的稷山饼子。
我特意跑到常去的巴氏饼子店,跟老板说要定做最地道的原生态稷山饼子。老板笑着拍胸脯保证:“放心,还是老手艺,老酵面,老味道,少一味料都不叫稷山饼子!”看着老板熟练地揉面剂子、擀面、撒茴香、卷炒盐、粘芝麻,将饼坯贴到滚烫的铁鏊子,左右翻烤,不一会儿,诱人的香气就飘散开来。
等半圆饼、三角饼、油酥饼这三种稷山饼子凉透了,我像呵护珍宝般把饼子装进箱子,又下单叫了快递。快递员上门时,瞅了瞅饼子,笑眯了眼:“哟,又是邮寄饼子的,我今儿个都邮寄了八箱,连你这就九箱了,看来想家的人不少哩!”
我怕两天时间到不了深圳,饼子会变味,快递员说保证两天时间到,最好放些冰袋。我便多放了些冰袋,把饼子仔细裹好,一层又一层,仿佛这样就能把家乡的温度、老友的念想,一并牢牢封存。
两天后的正午,吴哥的电话打来了。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饼子收到啦!你这也太费事了!”
我赶忙问:“没坏吧?还是那个味儿不?”
“没坏!还是记忆里的味道!刚出炉似的酥脆!”紧接着,电话里传来咬饼子的“咔嚓”声,混着吴哥爽朗的笑声,“还是咱稷山的饼子香啊,一口下去,感觉又回到了咱们一起在街边吃饼子的日子!”
听着他的话,我的思绪也飘回了从前。那一个个在饼子摊前等待的清晨,那一声声咬开饼子时的酥脆声响,都成了我们之间最珍贵的回忆。
这跨越千里的饼香,承载的何止是味觉的满足?分明是沉甸甸的情谊,是岁月带不走的温暖,是刻进血脉的乡愁,是家的味道。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