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的战略思维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28

王志刚

发展战略是围绕发展目标所执行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安排。从发展战略角度分析“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这一目标和思路的深刻内涵和工作部署。

战略依据:“五个来源于”

2024年12月21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明确了“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的提出依据——“五个来源于”。即来源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来源于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特别是运城时殷殷嘱托的全面落实;来源于对中央大政方针及省委决策部署的理解贯彻;来源于对历届市委发展思路举措的继承发展;来源于对河东儿女期盼过上美好生活的积极回应。“五个来源于”既准确表明了“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的形成过程,又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

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

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当中,“富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市域经济实力,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夯实运城“硬实力”;“文明”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厚积运城“软实力”;“幸福”是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进民生福祉,提升运城“舒适度”。

富裕、文明、幸福三方面内容与中国梦具有高度关联性。习近平总书记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市委提出的“富裕、文明、幸福”与中国梦内容具有对应关系。“富裕、文明、幸福”既是对中国梦的呼应,也是实现“运城梦”的具体实践。富裕、文明、幸福的“运城梦”,凝练升华就是一个憧憬“好运之城”的梦。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强调了运城的“国之大者”,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内涵深刻丰富、目标指向明确。

战略重点:积极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运城实践,是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战略举措。黄河流域运城段全长345公里,占到全省三分之一以上;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流域面积的14.4%。市委提出,要找准定位和突破口,勇于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保护和发展路径,创造更多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中冲在前、树标杆。

战略支撑:倾力打造“三门户”

市委明确提出,要倾力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

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就是要找准与先进地区产业对接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确保“引得来”“接得住”“长得好”;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就是要用好“国宝第一市”金字招牌,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就是要做到“三个统筹”,即统筹要素流动型开放与制度型开放、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统筹“优环境”与“强主体”,进而实现在全省对外开放格局中走在前、作表率。

战略保障:积极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

积极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可靠保障。市委要求,要巩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各地各单位全面提升基础工作质量和效能,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能力,加快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职、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从发展战略角度认识把握“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战略依据是其理论渊源、战略目标是其目标指向、战略重点是其核心任务、战略支撑是其“主攻方向”、战略保障是其坚强后盾。“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进一步指明了运城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方向路径,打开了广阔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运城篇章。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