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时间:2025-01-15
□梁文俊
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2025年1月29日~2026年2月16日),即蛇年。蛇年将至,说说“蛇”字。
“蛇”是个象形兼会意字。在甲骨文中,“蛇”字的上部是个蛇头,下部是蛇的身子。篆文“蛇”像蛇之形。《说文解字》中记载:“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这个“它”就是“蛇”的古体字。后因为蛇又被视为长虫的一种,所以秦汉时期就在“它”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虫”,演化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字形“蛇”。
蛇的身体细长,有鳞,舌细长分叉,有的有毒。蛇的种类很多,如眼镜蛇、蝮蛇、蟒蛇等。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在先民眼中,蛇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荀子·劝学》中说“螣蛇无足而飞”,“螣蛇”指能飞的蛇。虽然蛇没有腿脚,却能在草丛中行走如飞。蛇的上半身能够凭空立起来,又能攀高上树,在水中更是如鱼得水。因此,古人佩服蛇、敬畏蛇、崇拜蛇。有时蛇也成为善良、正义、聪慧、服务于人类的化身。传说中“抟土为人”的女娲是人首蛇身,《搜神记》中载有隋侯救蛇后蛇报之以双珠的奇异传说。蛇还富有实用价值,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谓周身是宝。
汉语中有不少与蛇相关的成语,如:画蛇添足、打草惊蛇、虎头蛇尾、牛鬼蛇神等。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寓意为多此一举,弄巧成拙。飞鸟惊蛇典出《法书苑》:唐代僧人释亚栖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以形容他草书的高妙,后人遂用飞鸟惊蛇形容草书自然流畅。杯弓蛇影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最早见于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怪神》,在《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故事记载,原义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引申为疑神疑鬼而引起的恐惧。
在古代文化中,蛇与龙的关系非常密切。龙蛇常常是相提并论的,如笔走龙蛇、龙蛇飞动等。蛇又被称作“小龙”,属蛇的人往往说自己属“小龙”。
不少与“蛇”字有关的谚语、俗语和歇后语颇有意趣。如:人心不足蛇吞象;弯扁担打蛇,两头不着实;竹筒里爬长虫(蛇)——直出直入;阴沟石缝里的蛇蝎——暗里伤人;窝里的蛇——不知长短;田坎上爬长虫(蛇)——地头蛇;蛇咬鼠、鹰叼蛇——一物降一物……
“蛇”字也常用于比喻形状如蛇之物。在《三国演义》中,蜀汉猛将张飞善用的武器就是“丈八蛇矛”。 (《团结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