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25-01-06
□王美华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公历每年1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即为小寒。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寒是表示气候冷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古人认为,冷气积久而寒,但此时尚未达到极致,故称小寒。然而,从气象记录观察,小寒往往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因为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处在小寒期间,因此民间也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冬至一过,太阳直射点慢慢北移,白天也越来越长,但此时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霜雪交加,冷透肌骨。在极致的严寒中,积蓄着蓬勃的生命力。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写:“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那点点春意正在严冬里酝酿,冬与春马上就要在正月进行交接了。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禽鸟得气之先”,也就是说,鸟类对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变化非常敏感。由于感知到阳气的萌动,大雁开始冒着风雪启程向北迁移;喜鹊衔着枯叶和枯枝,开始筑巢垒窝;雉鸡发出求偶的声音。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作为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首,梅花最先传递出春的信息,迎寒怒放、暗香扑鼻的梅花,提醒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
(《人民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