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布局碳基新材料全产业链

​——山西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三万吨锂电池碳基新材料项目走笔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4-13

记者 韩维元

筛选负极粉、装入坩埚、进行石墨化处理、装入吨包、装车外运……走进位于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西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锂电池碳基新材料一期项目负极材料生产车间,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各条生产线运转有序,一袋袋石墨负极粉成品陆续装车,准备发往外地。

随着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需求。石墨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逐渐成为负极材料的市场主流,需求也随之显著增长。

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山西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7亿元,项目占地193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入资金2.1亿元,占地80亩,主要建设石墨化厂房一座、辅助厂房一座、石墨化炉12个。配备多功能天车、脱硫环保设备及大电流直流变压器,配套110KVA变电站。同时,还配套有自主研发的石墨化高温炉头冷却循环系统,达到水资源循环使用、无污水排放。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汽车锂电池、手机、平板电脑等储电装置的原材料。

“碳基新材料项目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绿色环保新能源产业,符合行业发展规划,通过先进可靠的工艺、节能安全的设备,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优质的石墨化材料和设备。”项目负责人陈向黎表示,山西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新军,想要在负极材料领域实现突围,就需要在成本与研发技术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与竞争力,低成本石墨化技术是目前负极材料技术储备最薄弱环节,也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环节,发展低成本石墨化技术与产业,是企业进入负极产业的基础和保障。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山西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积极扩大核心技术团队,目前主要技术人才涵盖了负极材料、石墨化、炭素坩埚等多个领域专家,有效实现了各产业链工艺之间的融合,打破产业壁垒,最大限度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最大化发挥项目人才技术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改进生产工艺,该项目采用多项行业首创的新技术、新工艺,结合坩埚—石墨化—负极材料生产工艺,在传统艾奇逊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升级,大幅降低负极材料、石墨化及坩埚生产成本。

项目通过采用焙烧—碳化—石墨化一体炉设计,利用石墨化炉产生的余热设计焙烧温区,用于坩埚焙烧及生焦类负极材料(挥发份高)预碳化,结合石墨坩埚与负极材料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完成负极材料预碳化、负极材料石墨化、坩埚焙烧、坩埚石墨化,最大化降低能耗损失,降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生产成本。

同时,采用快速送电技术,通过变压器及炉体结构设计,使炉体满足快速送电要求,缩短送电加温时间,大幅减少升温过程中的热损失,从而大幅降低电耗、缩短生产周期。

“通过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实现了产品多元化,可同时产出负极材料(石墨化)、石墨坩埚、增碳剂等多种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山西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碳素材料专家吴建云表示,该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属于行业首创,与目前同行业成本相比,石墨化成本和坩埚成本降低20%还多,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项目结合自身技术成本优势,采用目前行业成本线定价策略,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加速落后产能淘汰的同时,为负极材料厂商石墨化成本降低约0.4万元/吨,储能类负极材料成本可降低20%,动力、数码类负极材料成本可降低10-15%,为推动负极材料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在项目推进中,垣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为企业纾困解难,解决实际需求;结合企业需求,该县项目推进中心会同县金融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融资对接活动,探索建立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实现银企间供需双向对接,推动金融赋能项目建设;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相关部门从责任落实、要素保障、政策解疑等多方面持续对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围绕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大力开展精准化、靶向化招商,完善产业链布局,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目前园区已经引进配套投资5亿元年产20万套坩埚项目、投资1亿元添加剂煅后焦项目,实现碳基新材料产业呈集群化、链条式发展。”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部部长赵波表示,下一步,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全力提升服务水平,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协调与第三方公司在用电上进行再优化,全面降低企业能耗,提升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完成后,预计年产能可达300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到9亿元,年利税1.5亿元,将带动400余人就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陈向黎表示,随着年产3万吨锂电池碳基新材料产业的深入推进,企业将考虑在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碳基新材料全产业链。届时,销售收入有望突破百亿,纳税 10亿元,促进就业1500余人,一个百亿级的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将进一步助推县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