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中华传统道德观的时代价值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3-27

柯 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深刻地影响人并且制约着人的行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道德观”,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主要包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准则,其构建的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群体、人与职业等维度的传统道德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时代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植入文化基因

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他们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离开,信奉人挣脱自然规律的束缚,以理性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法则,单维度看待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形成了把人的利益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深刻关系。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观念,皆体现出通过尊重自然、顺应规律,从而达到天人协调、物我合一的境界。《周易》以“一阴一阳”生动揭示万物在相生相长、对立统一中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反映了世界是一个整体,自然万物在天道规律下生存、寂灭,展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整治水患、加强水土保持、倡导“绿化祖国”等,奠定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充分显示我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影响下推进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这些都表明“天人合一”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植入了文化基因。

井然有序的纲常伦理推动社会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纲常伦理,是中国人对国家、社会、他人所坚持和践行的道德准则及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以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为重要内容。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家以贤,作为政治、血缘、婚姻关系的规范而被奉为圭臬。仁者爱人、义者忠正、礼者遵序、智者慧达、信者诚恳,是社会高尚道德的体现。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的费孝通把西方社会比作“在田间捆柴”,成把、成扎、成捆、成挑后,每一根柴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团体内外界限分明。西方的“团体格局”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意识,主张以“我”或“我方”利益作为道德评判出发点,缺乏交际的情感温度。而中国人伦关系犹如“投石入湖”,形成由内向外推出的波纹般的“差序格局”,既包含血缘因素,也包含地缘因素,讲究在纲常伦理之下的关系与交情,相比西方更显灵活与变化。

面对当下生育意愿下降、家族观念淡漠化、离婚率攀升的形势,坚持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的守正创新以适应时代非常重要。

新时代我们可以将传统纲常伦理转化为提倡爱国、尊亲与夫妻和睦的思想,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上,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面对家庭责任上,弘扬“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在处理夫妻关系中,倡导“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可以通过汲取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的有益内容,引导大家形成健康有序的伦常观,推动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

“尚和趋同”的观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方自由观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有学者提出“人本自由”的命题,并认为自由人的行为要受道德和理性的约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自由观逐渐形成。这种自由观既包含对人性的解放和人权的保护,也含有以个人自由贬低政治自由、群体自由的倾向,从而保障资本自由竞争,使“个人本位”超过“社会本位”,形成西方话语体系下的“丛林法则”,加剧了国际争端与博弈。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群体身份和人际关系,对集体的归属感使人有趋同的倾向,而离群索居的人常被归为“异类”,为主流价值所非议。这种社会集体意识,催生了国与国、人与人交往中“和谐”“共赢”的价值旨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世界和平有赖于各国的共同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群体观念中的“尚和趋同”观念衍生出“天下太平”的文化取向,将继续引领中国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与世界各国增强文明互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敬事而信”的素养使公民养成兢兢业业的习惯

西方社会存在“天职观”的思想,认为所有职业都是上帝派给的,是“上天分配之职”,职业作为考核人类的重要指标,是决定其是否被上帝“拣选”的关键。这种职业观固然能使人们对职业怀着虔敬的态度,但由于其建立在宗教观念之上,仍脱离不了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在中国人看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兢兢业业不是为了成为上帝的“选民”,而是为了给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说文》中将“敬”解释为“肃也”,即治事肃恭之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要谨慎、兢兢业业,对待自己作出的决定要负责,对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要有保证。这种敬业的态度,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能工巧匠,也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工匠精神”。一方面,在古代中国,受“职业世袭制”和“师徒传承制”的影响,从业者有家族使命感或累世总结的经验,多出大师和精品。比如,明代瓷塑家何朝宗,家族数代人从事瓷业生产,传至他时制瓷技艺已炉火纯青。另一方面,中国历来有在产品上镌刻生产地和生产者姓名的传统,这种方式也使从业者增强了责任感。在敬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留存下诸如瓷器、金石、建筑、雕像、丝绸等实物精品,以及中医、戏曲、武术等文化遗产,使中华文化独特而璀璨。

“慎独自律”的内省意识催人奋进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铭文,被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的火花,是借以神谕的形式而设定的自我反省“程序”,更多体现着宗教意义上的忏悔。忏悔是基于错误和罪恶而产生的心理表现,而反思本身却不具有犯罪的观念。这里的“反省”在于追求真理性认识,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反身而诚”“致良知”的目的是使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既定的道德标准大不相同。“日勤三省,夜惕四知”,表明中华民族重视反省、反思,并对照改正,这种自省精神体现在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易经》中也有对待错误的态度的相关内容,启发人及时觉醒、痛改前非,防止事态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最新发展和体现就是“自我革命”。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只有解决好自身的问题,才能带领人民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