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修缮保护 竖立品牌 活化利用

河津文保工作打出“组合拳”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4-17

运城晚报讯(记者 刘亚 通讯员 武咏梅)近年来,河津市文物工作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依法实施保护,扎实开展利用,形成了“市、乡、村、员”文物保护四级网络,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达213处,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亮点迭出。

实施了一批修缮保护工程。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抢修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思路,先后实施了古垛后土庙、台头庙、玄帝庙、樊村戏台、高禖庙、真武庙、北方平玉帝阁、魏氏祠堂、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旧址、苍底塔等一批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修缮工程,推动了文物事业发展。

打造了文物保护两大品牌。树立了“瓷耀龙门 陶冶三晋”的“河津窑”品牌。与省考古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固镇宋金瓷窑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树立了国字号的“河津窑”特色品牌。走出了“文明守望工程”的“河津模式”。制定出台《河津市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暂行办法》,先后实施禹王庙、庄头戏台等多处“文明守望工程”,走出了“政府主导、企业认养、多方参与、专业服务”的“河津模式”。

积极探索活化利用模式。打造了台头庙文化广场、宋金瓷窑展厅等活化利用典型。按照开放式管理办法,将台头庙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造为集文物保护成果展示、市民休闲健身、群众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宋金瓷窑展厅依托“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津固镇宋金瓷窑”考古发掘成果布展,成为该市考古成果展示、文化底蕴宣传的新品牌。同时,探索“文物+村史”模式,与新兴自然村联合建立“中共河津地下县委革命文物展览馆”,指导西磑村依托堡门及古村落遗址建设“西磑村村史馆及民俗文化馆”,推动了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