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1-25
明 健
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做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护航。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更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重中之重。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多用市场化、社会化手段。数据显示,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已达1.63亿户,它们是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积极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介绍学校培养和学生情况,将有效促进供需对接。同时,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邀请企业进校宣讲招聘,面对面向毕业生推送岗位信息,点对点联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于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中小企业,地方政府更应落实好有关优惠政策,让援企稳岗政策红利惠及更多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创业培训,提供金融支持,健全灵活就业保障,更将使毕业生发现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天地。
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性岗位,发挥就业引领效应同样重要。比如,“三支一扶”“特岗计划”等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不仅能够缓解基层人才短缺,还会使青年得到历练与成长。公共部门岗位也当有效落地,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与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招录,将使相当数量的应届生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让有志青年投身军营,用青春和汗水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强军梦注入鲜活力量……全方位、多举措拓展就业空间,能为广大青年提供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广阔舞台。
托底性就业保障,更体现党和政府的良苦用心。有关部门将及时掌握低保或零就业家庭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情况,提供包括就业指导、实习培训、岗位安置等持续跟踪服务。兜底性帮扶确保就业关怀不漏一人,力求对特殊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
在社会发展与财富创造的过程中,人力资源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党和政府科学统筹部署、用心用情用力施策下,就业“蓄水池”必将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必将实现自我价值,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 (据人民网)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