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贾平凹新作《秦岭记》突破文体疆界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6-02

□吴波

近日,著名作家贾平凹新作《秦岭记》出版。被誉为“文坛常青树”的贾平凹,自1973年发表文学作品以来,从事文学创作已近50年,出版过大量重磅作品。《秦岭记》是第一部以“秦岭”命名的作品,也是他第19部长篇作品。

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贾平凹曾真诚地告诉记者:“要做时代的记录者。”多年来,他创作的作品尤其是十几部长篇作品堪称秦岭变革的百科全书。那么,这本首次以秦岭为名的长篇作品,贾平凹有什么心里话要告诉读者?

几十年一直在写秦岭

《秦岭记》全书共3个部分:“秦岭记”“秦岭记外编一”“秦岭记外编二”。

“秦岭记”是主体,“秦岭记外编一”写的是秦岭太白山的世事,“秦岭记外编二”则收录了7篇各自独立的旧作。贾平凹在《后记》中坦言:“我曾想过把‘外编一’再写一遍,把‘外编二’的叙述角度再改变,后来这念头打消了。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吧,年轻时脸上长痘,或许难看,却能看到我的青春和我一步步是怎么变老的。”

十多万字的《秦岭记》共55章,每一章都没有题目,因为作者不愿起题目。他说:“写作说到底,都是在写自己。你的能量,你的视野,你对天地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决定着作品的深浅和大小。”

贾老师说:“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写秦岭……先还是着眼于秦岭里的商州,后是放大到整个秦岭。如果概括一句话,那就是:秦岭和秦岭里的我。”

贾平凹生长于秦岭之中的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自称是山的儿子。贾平凹甚至创作了《秦岭最美是商洛》歌词。

2005年,贾平凹创作出版了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秦腔》。之后10年,贾平凹以每两三年创作出版一部长篇小说的速度,相继推出了《高兴》《带灯》《古炉》《老生》《极花》5部长篇小说,叙写了秦岭山区百年历史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山乡巨变。这些小说发生地主要在商州。

在《秦岭记》中,读者可以看到:可以听懂人话的忠犬;人抱着哭,叶子就会一起流眼泪的皂角树;可以进入别人梦境的小职员……这些故事带领读者突破局促狭窄、一地鸡毛的现实,进入到一个混沌磅礴、雄浑开阔的境地,让读者产生出对传统文本的兴趣和想象,产生阅读当代《山海经》《聊斋志异》之感。

从《秦岭记》中可以看到,贾平凹笔下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是有灵性的,它们不仅有自己的生活态度、生命姿态,还不断以自身的存在状态和时间因缘无言地提醒着每一位进入“秦岭”或者生活在“秦岭”里的人:尊重传统、敬畏自然、护佑生态,方为人与天地万物的共存法则。

“把自己写成了秦岭里的一棵小树”

贾平凹直言:“我笑我自己,生在秦岭长在秦岭,不过是秦岭沟沟岔岔里的一只蝼蚁,不停地去写秦岭,即便有多大的想法,末了也仅仅把自己写成了秦岭里的一棵小树。”

《秦岭记》没有气势雄伟的描绘,没有潸然泪下的煽情,朴素的语言、奇趣的故事所讲述的秦岭,有读者未曾见过、思考过的另一番景象。作者似乎想要告诉读者什么,却不愿直白剖析,而是让读者于云淡风轻间去体悟另一番韵味。“秦岭实在是难以识得的,面对秦岭而有所谓识得者,最后都沦为笑柄。”秦岭之于贾平凹,更似写作的使命。

几十年间,贾平凹的创作始终离不开对秦岭的深深眷恋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他说:“愈是写作,愈明白了你的无知和渺小。越写越有了一种敬畏,敬畏大自然,敬畏社会,敬畏文字。作品常常是在这种敬畏中完成的,只想把自己体悟的东西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用一个传奇的故事或一些华丽句子去取悦读者。”就像贾平凹自己说的那样:“所写的秦岭山山水水,人人事事,未敢懈怠、敷衍、轻佻和油滑顺溜,努力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

贾平凹作品一向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秦岭记》就是这样一部用古朴浑厚的文字,讲述悠远而现代的故事,读来趣味横生的作品。

(《广州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