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增减之间 绿满龙门
——河津龙门村用“生态密码”开启通往共同富裕的大门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4-18

史耀琪

谷雨时节,漫步龙门村,蔚蓝的天空、恢弘的黄河、盛开的桃花、欢快的鸟儿,在这里融汇成一幅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卷。黄河岸畔的龙门村,正积极探寻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方案”,以行动诠释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

河津市龙门村紧靠禹门口,历史上人们又习惯称之为口头村。在人们的记忆里,这里经历过艰辛凄楚的悲壮,也有过繁华兴盛的辉煌,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沐浴下,龙门村开始焕发出了活力。争强好胜的龙门人,鼓风扬帆,乘风破浪,大刀阔斧地发展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实现了经济大腾飞。

“那时,龙门村正在全力发展煤焦业,集体经济有了起色,乡亲们也富起来了。作为村里的领头人,我必须带领群众走好下一步,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龙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龙门科技集团董事长原贵生介绍说,当时龙门村的煤焦业是高污染行业,一旦环境被破坏了,就算老百姓家里都堆着金山银山,日子也过不舒坦。

原贵生知道,要想把好日子过得长久,就要做好生态保护的“加减法”。之后,村里提出“到了龙门只见绿”,鼓励大家多种树,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同时大抓节能减排,提高村办企业环保设施的投入,努力实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

“红旗3号机焦炉”属于国家自行研发设计的第一代焦炉,使用这种设备也是龙门村最早开始以机械炼焦取代传统炼焦的举措,其本身就是保护环境的一大举措。由于该焦炉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尤其对环境污染还存在许多缺陷。为了使焦炉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龙门村下大力气进行技术改造,增加必要的消烟除尘设备,新建煤气回收净化车间,结束了炼焦煤气向天空排放的历史。

此后,只要是环保方面有要求,村里企业就严格按照标准对各类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并按照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及时“关小上大”,实现环保生产。同时,积极探索综合利用路子,利用废弃的煤气及煤矸石等生产电能,建设发电厂等,实现循环生产、废物再生。

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龙门村历史上最容易发生的两大自然灾害是“春遭风,秋遭漫”,为了遏止风沙,村里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沿黄河大堤建设了500多米宽、10000多米长的防风林带,让千亩耕地实现了方田林网化。同时,每年投入100万余元进行绿色乡村建设,通过党员带头义务植树,建成千亩环村林带、千亩环厂林带、街心公园、益寿园、鱼跃龙门文化公园、同心路景观大道等,绿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龙门村林木覆盖率达到47%,一个园林化的生态美丽乡村已经成形。

生态好了,龙门村又开始在生态旅游业上“做文章”,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好看的村庄能赚钱。旅游搞好了,村民不仅多了一条增收渠道,还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大家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

经过多年发展,龙门村现已形成七馆、三园、两门、一区、一节、一碑、一古镇、一中心的文化旅游格局。七馆即中国名村馆、爱国主义教育馆、龙门村史展览馆、警示教育馆、民俗博物馆、党建展览馆、大禹文化馆;三园即街心公园、禹门口公园和鱼跃龙门文化园;两门即世界最大村门彩虹门和仿古南城门;一区即黄河湿地景观区;一节即大禹文化节;一碑即抗日英雄纪念碑;一古镇即龙门古镇;一中心即具有综合接待能力的新龙门客栈。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到此游览,龙门一日游已形成一条典型的旅游路线。

此外,龙门村借着全市打造龙门景区的春风,投资创办山西龙门古渡旅行社、龙门码头有限公司,建设明清一条街、上山栈道、黄河全境微缩景观区、大禹治水时空文化园等,开发黄河湿地公园,打造黄河大峡谷山水画廊,挖掘禹门口红色基因,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擦亮新型龙门旅游品牌,奋力把龙门打造成河津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和窗口。黄河龙门景区被评为3A级景区,龙门村也先后荣获“全国旅游文化名村”“中国十佳生态文明村”“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山西最美旅游村”“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生态文化名村”等称号。

“这些年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成了全国人民的共识,我们更加确信,龙门村这条路子走对了。”原贵生介绍说,乡村旅游是个“细水长流”的好项目,只要做好了,世代龙门人都能享受到红利。

共同富裕包含着多领域的全面提升。龙门村正一步一个脚印,以可感知的方式,用“生态密码”开启通往共同富裕的大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