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从0.004%到28%
——盐湖区振新庄集体经济发展透视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2-27

记者 陈永年

工人在养殖场给羊添加饲料  记者 陈永年 摄

从零起步,建起最大存栏量1万只的大型养羊基地;

村集体、村民、公司三方合作,实现集中养殖。村民出资入股养殖场可获10%的稳定分红,同时发力屠宰、销售环节;

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数年的自身积累加上上级部门支持,目前三方投资中村集体的占比已从原来的0.004%,增长到28%,总资产积累达到120多万元;

……

2015年以来,盐湖区北相镇的振新庄靠着新颖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三方共赢。

“我们这几年的实践,最大的收获除了村民富裕、村容改观、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外,还有就是探索出了一个‘集体为主导,农民为基础,公司为依托,全民都参与’的三方共赢发展模式。”原振新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现相西村(振新庄、东曲马、寨庄、相庄四村合并后的新村)党支部委员刘会彬说。

有“味儿”的村庄

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讲,振新庄是一个由六省十八县“一担挑”逃荒的人组成的行政村。全村现有1个居民组,98户385人,耕地面积仅158亩。

与所有类似的“移民村”一样,振新庄村民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好在,该村有一个显著的优点,那就是离运城中心城区较近。凭着地理优势,振新庄早早地就实现了转型,经过数十年自然发展,最终变成了一个围绕着羊从养殖、屠宰直到销售的专业村。

“全村家家户户都是围绕羊来干,不是养就是宰,要不就是卖,市区八一市场绝大多数卖羊肉的都是我们村的,运城市场上销售的羊肉,85%是我们村供应的。”刘会彬说。

村民因羊而变富,村子因羊而闻名。但是,振新庄靠着自然积累发展起来的主导产业,在国家政策发生变化的时候,面临危机。

2015年以来,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养殖产业面临升级迭代。当时的振新庄村,虽然几乎家家都养羊,但规模小而散,大部分都是一二十只,最大规模的也就一百多只。如果环保政策继续收紧,绝大多数的养殖户将被迫转业。

2014年年底,在外发展的村民刘会彬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他上任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村里的养羊产业找到一条转型之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振新庄人,刘会彬对羊和村子都十分了解。

“你不知道,当时的村子啊,家家户户养羊,人和羊都在一起嘛,全村都臭烘烘的。外人来到村边,没进村都能闻到一股味儿。人们都说,我们村里的人出去都有一股羊膻味儿!”刘会彬说。

空气不好,村里的环境更差。当时还没有下水道,一个家家户户都养羊的村子,完全可以想象是个什么样子,甚至因为人羊混居,还给村民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为羊得病传染,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得布鲁氏菌病的。每年区里防治布鲁氏菌病,我们村都是最大的一个点。”刘会彬说。

三方合作

要改变村里的环境,要让养殖产业提档次、上规模,集中养殖是一条路子。这个思路,当时的村“两委”都很明确。但怎么个集中法,又如何说服村民放弃养了几十年的羊,是个问题,而且是个棘手的大问题。

“我们是靠养羊供娃上学,给娃结婚,抚养小的赡养老的,养羊都养了几十年了,你不让我们养,你凭啥不让我们养?!”

村里开会讨论,村干部刚起了个头,就被村民们的口水喷了一脸。村干部不恼不急,慢慢解释——

“不让你们养羊,但养羊钱还能挣!”

村“两委”扶持村里一个养羊大户成立养殖公司,以公司作为全村养殖产业的依托,这样不仅有实力承担环保设施的投入,产业还更有竞争力。村民们不养羊,但可以把钱投资到养殖场。60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最多可入股10万元,年轻人最多可入股50万元,公司无论市场行情好坏,自己是赔还是赚,每年都要以股金10%的额度进行分红。这样村民有了收入还不用自己养羊,养殖公司也解决了融资的问题,实现了双赢。

又有村民提问:我们不相信公司,公司耍赖了、过两年经营不下去了,我们的钱要不回来怎么办?

村“两委”集体回答:村里来担保。

其实,村“两委”从一开始,就把自己也放到了共同经营、合作共赢的模式中了。村里将集体所有的20亩地每年的租赁费作价1.2万元入股,同时每年享受分红。这就意味着,村集体也以一个实体,与村民、公司一起进行养羊项目的合作。

在这个合作模式中,村“两委”一手托两家,既要保证村民的利益,又要保证公司有钱可赚,产业可以持续发展。责任重大,难度也极大。

“村里要担起责任,必须要有充分的话语权。所以,我们从开始做这件事情,就确定了‘以集体为主导’的原则。”刘会彬说。

原则是原则,但说到底,这个三方合作模式中,村集体的投入也就是每年的土地租赁费,这在340多万元的固定投资费用中,占比小到只有0.004%。为了更快地提高投资额,村“两委”决定,每年村里的租赁费及分红只存不花,滚动投资。

2015年,村集体收到了1.2万元的租赁费和2000多元的分红。2016年,村集体的入股资金提高到1.4万多元——租赁费的“滚动投入”积攒到现在,已有10万多元了。

方法倒没错,就是这个村集体经济积累的速度的确有些缓慢。

苦心人,天不负;自助者,有人助。2021年,振新庄新颖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分别获得了1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和10万元的奖金。

这些钱,村里一分未动,又全部投到了养殖场,羊的存栏量由原来的5000只增长到1万只。如今,养殖场已是黄河金三角地区最大的集中养羊基地,它的存栏量是运城市现有8家养羊合作社存栏总量的两倍。

有了上级部门奖补资金的注入,振新庄村集体投资在三方合作体系中的占比,由刚启动时的0.004%,飙升至28%。

“我们的计划是最终村集体要在这个合作体系中投资占大头,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村民利益和产业发展。”刘会彬说。

难干的合伙生意

从古至今合伙生意不好干,三个人合伙的生意都不容易干,更别说三方组织的合作了。村集体、村民、公司的合作能持续下去,产业的发展和稳定的赢利是前提。没有利润,再好的关系都难以维系。

振新庄保障合作模式持续推进的首要办法是尽可能地做大“蛋糕”。

以土地租赁费和分红资金入股的村“两委”,并没有一入了之不闻不问、静等收益,而是在平时就深度参与公司的重要策略和经营,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各种方便和支持。甚至在刚开始的羊苗购买上,村委会主任还带领村干部和公司负责人一起,深入品种羊的源头科尔沁大草原,实地查看进羊渠道,保证羊苗品质。

养殖场从内蒙古购回羊苗饲养,一只羊苗大约20公斤,得800多元钱,养上五六个月,待长到60多公斤后出售,能卖1400多元钱。买卖的差价再除掉其中的饲养和人工等成本,剩下的就是利润了。这样的养殖办法简单倒简单,就是利润不多。干了几年后,他们发现了另一个利润水平更高的门路——自己繁殖羊苗来饲养。

养殖场买来公羊和母羊,配种成功后生下小羊,然后或母羊小羊成套卖,或羊苗单卖,这样比原来利润高了,但高得也有限。问题出在公羊身上,因为要实现有效繁殖,公羊与母羊的比例要达到1∶10,这就意味着5000只母羊就得配套500只公羊,公羊除了配种之外啥活儿不干,感觉就像“固定投资”,而且这笔费用一下子就得好几十万元。如何减少这笔开支呢?村“两委”与公司负责人考察、商量之后,最终想到了引入种羊人工授精的办法。

今年,养殖场从澳大利亚进口了两只种羊,每只花了两万元。同时,又专门从内蒙古以20万元的年薪聘请了一名技术员,驻场开展人工授精繁殖种羊。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他们从运城本地收购母羊,一只50多公斤也就1000多块钱,然后通过人工授精,母羊一次多则产两只少则产一只,如果大羊小羊成套出售,三只的话能卖四五千元,两只的话也能卖两千多元。而如果单卖羊苗的话,因为品种优良,每只一个多月大的羊苗,也能卖一千多元钱。再说,母羊从受孕到小羊售卖出去,只需要不到半年时间,这样利润水平比原来买小卖大高多了。

三方合作数年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适应市场行情,获得持续稳定的利润回报,各方利益得到保障,凸显了制度创新的生命力。“振新庄模式”已经成为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事业中的一抹亮色。

记者手记:

“振新庄模式”的价值

陈永年

振新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上百万元的变化,就目前全市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一番采访,给笔者留下最深的印象和体会还是模式的创新。

经过几年的探索,振新庄终于找到了目前看来最为适合自己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那就是“集体为主导,农民为基础,公司为依托,全民都参与”的三方共赢模式。

这种模式的价值首先就在于门槛低。不同于一些“明星村”,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大或是因为资源丰富,或是因为靠近厂矿企业,或是因为历史积累,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模式,能看不能学,想学也学不会。而振新庄,要论资源,别说没有矿就连地也不富裕,385口人仅有158亩耕地;论基础,村集体基本没有什么稳定的收入,仅有的20亩机动地早被承包出去,期限动辄几十年,甚至为了建设新的养殖基地,还不得不花费不小的代价撤销以前的承包合同。不需要独特的资源,不需要一定的原始积累,“振新庄模式”天然具备着较高的推广和复制性。

这种模式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各方共赢的平衡。每一个穷村都会有富裕的村民,甚至村民普遍富裕的村子也可能会是集体经济的穷村。在以往的采访中,记者曾到过一些特色产业高度发展的村庄,村民普遍住楼房、开小汽车,但由于村集体经济匮乏,村里窘迫得连田间道都无力整修。如今,实现小康的人们,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全面,而不仅仅是物质文化上的富裕,这所有综合性的要求需要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来满足,公共服务的提供又离不开强有力的村集体经济。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民富村也要富,村集体经济发展落下的步子、欠下的账,如今就要加紧补上。振新庄这种村集体、村民、公司三方合作共赢的模式,在村民利益不受影响、特色产业得到发展的同时,持续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积累水平。更可贵的是,这种模式很好地在实操上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让三方共同获利,这也是该模式能够持续推进的重要原因。

当然,“振新庄模式”仍在探索中,肯定不完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

综合来看,这种村集体、村民、公司三方合作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赢利,而且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赢利水平还要逐年发展和提高。可以说,没有持续、稳定和逐年增长的利润,再好的模式都维持不下去。但市场经济下的赢利,又有着很多的变数,有时甚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作为振新庄唯一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养羊的市场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虽然振新庄村集体经济的实力目前已有很大提高,但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根据振新庄的模式,村民投资无论行情好坏,都有10%的收益,是没有风险的;村集体追加的投资,只在公司经营好时参与分红,风险较低;对于公司则风险较大,只能靠行情好的年份的收益补充,来实现较长时段之下的利润收入和财务平衡。所以,对较长一段时期内各种支持政策持续性甚至是合作方人员稳定性的预期,都会影响公司对未来的信心。

振新庄的探索,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就是希望他们能给全市甚至全省、全国探索出无资源、无积累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找出一条可行的路子,如今虽然他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在变化莫测的未来,我市这一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亮色,还需要持续的、进一步、更有智慧的关注、支持甚至是个案研究、探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