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薛公滩上养蟹忙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1-24

记者 董战轩

西风响,蟹脚痒。寒冬时节,位于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的黄河大闸蟹养殖基地热闹非常。

背青腹白、爪金毛黄……11月14日,走进薛公滩阡陌纵横的蟹塘,明媚的阳光将水草和螃蟹映得一清二楚。微风拂过,伴着阵阵涟漪,横行的黄河大闸蟹纷纷沿着水边的拦网,奋力向上。

地处黄河岸边的薛公村,昔日滩涂地满目萧凉,大面积荒沟闲置撂荒。近年来,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动员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回村办企业,开发荒沟、滩涂资源,把5000亩滩涂地统一规划,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生态种植的同时,积极拓展乡村观光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了以薛公滩生态为核心,以水产养殖、生态种植、黄河文旅为特色的发展新格局。

“目前,我们薛公滩的黄河大闸蟹养殖规模已达1000亩,并且注册了‘薛公黄河大闸蟹’品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薛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俊怀告诉记者,“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发展,‘薛公黄河大闸蟹’已经在全国市场越走越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蟹塘边,山西鑫盈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楠正小心翼翼地把爬满螃蟹的笼网从塘内提到岸边。拎起沉甸甸的笼网,李楠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告诉记者,目前,正是黄河大闸蟹成熟上市的最好时节,这两天进入笼网的螃蟹也越来越多,据初步目测,今年螃蟹长势好于往年。

“想要出好蟹,必须有一汪好水。”李楠告诉记者,“大闸蟹品质首先取决于养殖环境,咱们薛公滩水质优良、水草丰茂、饵料丰富、气温适宜,黄河大闸蟹的生长条件得天独厚。”2019年,从事渔业水质调节多年的李楠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薛公滩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现有技术和薛公村“两委”的支持下,他开启了依托黄河滩涂资源规模化养殖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之路。

今年是李楠在薛公滩“种螃蟹”的第三个年头。经过不断发展,养殖基地的螃蟹产业已形成规模,生产实现标准化,管理日趋智能化,营销呈现品牌化。“二月放苗,中秋前后开始捕捞,现在一天可以捕捞上千斤,每斤的均价达到了60元。”李楠说。

“依临黄河活水,池底没有什么淤泥,薛公滩的地理条件从水质上就决定了黄河大闸蟹的品质。”蟹池边,李楠指着水中漂浮的水草说,“光有好水是远远不够的,使用生物制剂、肥水下塘、定时清塘……样样都不能马虎。不仅如此,我们还严格按照‘无公害’‘零添加’的规范进行科学喂养,以确保每只黄河大闸蟹都美味营养且安全健康。”

李楠和他所经营的大闸蟹养殖基地,是薛公村立足荒沟和滩涂地资源进行规模化和特色化开发思路的一个缩影。程俊怀坦言,产业的兴旺,带动了薛公滩有效、健康、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也为薛公村带来了可观的集体收入。下一步,薛公村“两委”将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党代会精神,持续加大对特色产业资源的现代化运作力度,守住滩涂促振兴,让更多优秀的产业在青山绿水之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实际行动助力运城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