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7-22
苏轼有一位好友叫梅庭老,宋时吴郡人。吴郡是指江南三吴一带。熙宁七年正月,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梅庭老被任命为上党学官,即上党主管地方文教一职。
上党,地势高险,自古为战略要地之地,境内主要有长治盆地和晋城盆地,两盆地依丹朱岭、羊头山和发鸠山等山脉为界(泽潞两郡的传统界山)。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苏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送别好友,便写了《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对梅庭老不被重用离乡远行深表惋惜。在苏轼以前的词里,《浣溪沙》词调大多只用于写景和抒怀,而在《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里却用来写临别与友的赠言,其用意不言而喻。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词中“天下脊”指的就是平顺天脊山,位于平顺东南的崇山峻岭之间,格外绮丽,再加上苏轼的《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一词里的名句“上党从来天下脊”,使其闻名于世。
我们不妨顺着词的意境,走进苏轼送别梅庭老的那个春日。
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一场春雪的飞舞,使江南江北依然很寒冷。在润州乡村茅亭外的一条小路上,苏轼与梅庭老话别泪吟,飞舞的雪花似梅花洒满他们的衣襟。梅庭老回首望着故园,依依不舍。
苏轼告诉好友:“你既然做了上党学官,就不要嫌弃上党的遥远与其地势的险要。先生犹如古之大儒,以天下为己任,勿以学官而自卑。”
(《文史月刊》)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