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牛线线——芮城县的刘胡兰式英雄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3-03

牛线线同志

1947年农历腊月初六,天气阴沉沉的,虽然太阳已经升起,可由于刚下过一场大雪,积雪还未完全消失,仍使人感到一股寒气。

芮城县东张村南观音堂前,地主还乡团一伙匪徒正在狼嚎狗叫般地拷讯村农民协会常委、妇女组组长牛线线。

一个匪徒假惺惺地走到牛线线身边说:“你年轻轻的,还有孩子,只要说出农会的情况,保你平安无事。”

“不知道,呸!”牛线线怒目而视斩钉截铁地说,又猛地吐了匪徒一口。

匪徒们无计可施,随即搬来一口铡刀,放在牛线线面前威逼着说:“再不交代,这口铡刀就是你的对头。”

牛线线临危不惧,厉声说道:“要铡便铡,何必啰嗦!”说罢,便昂首阔步走向铡刀。

此刻,她猛然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心如刀绞一样,禁不住热泪盈眶,转身走到婴儿身边,撩起衣襟喂婴儿吃了最后一次奶。在喂奶时,她泪流满面地对着婴儿:“孩子,你长大了别忘了你妈是怎样被害死的。”嘱咐家人黄海子将婴儿小金抱离刑场后,她整了整衣服,昂首挺胸,走向铡刀,英勇就义,时年30岁。

牛线线被敌杀害后,村上人都十分难过,都说她是一位刘胡兰式的英雄。

牛线线1918年生于河南某地,因家乡遭了水灾,和母亲兄长一起,颠沛流离,沿路乞讨来到山西,落脚到运城市东门外附近的一座破庙里,搭起草棚,靠讨饭和给人打短工糊口度日。1938年日寇侵占运城后,他们母子三人生活更加贫困。因生活所迫,1940年,牛线线与芮城县东张村贫农黄俊结了婚。

虽说生活有了依靠,但仍很艰辛,尤其是村中日伪汉奸、恶霸地主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搜刮民财的所作所为,更令黄俊和牛线线看在眼里,恨在心头。

日寇投降后,黄俊一家人的生活不仅没有改观,反而愈加贫穷,不得已,黄俊收钱替别人给阎锡山当了常备兵,维持一家老小生计。

1947年4月,芮城解放,东张村来了帮助贫苦农民闹翻身的工作队。在工作队长、共产党员史来锁的发动组织下,村上成立了农民协会。深受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牛线线,参加了村上召开的几次大会后,人生第一次感到大家把她当人看待,心里豁然开朗,明白了要想过平安富足的日子,就得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打倒剥削穷人的地主恶霸,推翻三座大山。于是,她克服重重困难,说服阻拦的家人,加入了农会组织。由于她积极肯干、工作突出,被选为农会常委兼妇女组组长,亲自组建了妇女工作组。从此,东张村的妇女工作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

她动员村里的妇女们加入组织,教妇女们唱闹翻身的歌曲,讲妇女们求解放的道理。贫农妇女李漂雪,一心想加入妇女组织,但婆婆封建思想严重,不让参加。线线知道后就三番五次登门做她婆婆的思想工作,最终消除了老人家不应有的顾虑,李漂雪高高兴兴地加入了农会组织。

芮城解放初期,仍有不少阶级敌人和土匪捣乱。为了防止坏人破坏,农会就组织妇女们站岗放哨,查路条,盘查可疑行人。牛线线曾对妇女组的姐妹们说:“我们不冤枉好人,但也决不放过坏人。如果认为行迹可疑,就把他带到农会询问。”有一次牛线线亲自在村头站岗,碰上一个人,肩上扛着枪要进村。她要路条,这人没有,她就把这人带到农会。经查问,才知道是自己的同志。

后来,妇女们编了一首小放牛歌:“早上五点钟,太阳往上升,小奴家去放哨,背着红缨枪,站在岗位上,东瞅瞅西望望,忽听脚步响,过了一个人,盘查没路条,送他农会问,看我们妇女们,个个都威风。”

为了支援解放战争,牛线线又组织妇女们纳军鞋、织军布,请老师教妇女们学习、识字。除了督促大家外,她还做样板,亲自教,亲自纺,亲自织,亲自检验,为支援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

她生活很朴素,经常穿着一身补丁叠补丁的黑色衣裳。没有烧的,她就去地里拾大雁屎,在路上捡牛粪;没有吃的,她就挖野菜充饥。

尽管条件很差,可是一工作起来,牛线线就忘了一切。她当时已有3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是正在吃奶的婴儿,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不是把孩子放在家中让大的照看,便是带着孩子去工作,从未因家务事影响过妇女组的事。

为了让广大群众认识恶霸地主剥削压迫农民的罪恶及欺压人民的凶恶本质,她经常组织妇女群众,参加村中召开的斗恶霸地主大会。在会上,她一宗宗一件件控诉了恶霸地主的罪状,使广大群众认清反动派是吃人的豺狼,吸穷人血的恶鬼。在她和一些贫苦农民带动下,群众纷纷起来揭发了地主勾结日伪、勾结土匪残害群众的罪行

1947年冬,胡宗南军再次进犯晋南,一时芮城又遭劫难,地主恶霸卷土重来,反动派还乡团趁机窜回东张村,纠集反动武装,对翻身农民肆意报复,反攻倒算。村农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全村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短短月余时间,有13名农会干部和革命群众被杀害。

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凶恶的敌人,逃不脱人民对他们的惩罚。1953年,人民政府将恶霸地主以及屠杀农会干部的刽子手全部抓获归案,让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牛线线同志,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洒下了自己的满腔热血,献出了一片丹心。芮城广大群众没有忘记死难的烈士们,为了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于1977年在烈士们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座纪念碑,作为向后代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

文字整理 记者 南 辽 通讯员 董少峰

    照片提供 通讯员 董少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